論壇文章
績效衡量的整合模型

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我們常說:「缺乏衡量,就難以管理」(No Measurement, No Management),同時我們也相信,員工的行為會隨著管理上所訂定的衡量方向,而自動調整。但為難的是,衡量太少,容易顧此失彼;衡量太多,員工無所適從,而且資料收集不易,最後常不了了之,等於沒有衡量。依此看來,衡量的關鍵不在項目的多寡,而在於是否周全與具代表性。
在諸多衡量模型中,平衡計分卡(BSC -- Balanced Score Card)算是最典型的其中一個。它建議我們在財務、顧客、內部程序、學習與成長等四個構面中,平衡考量績效衡量的指標,同時兼顧長期與短期、內部與外部、財務與非財務,以及領先與落後等指標的平衡,就整體所欲衡量的結果而言,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然而,當我們試圖將績效衡量模型予以資訊化時,卻又很自然的發現,平衡計分卡對於績效產生的過程,衡量稍嫌不足。

過程衡量的重要性

在資訊應用領域中,非常強調資料輸入的正確性與適切性。凡是未經仔細思考、檢核,貿然投入的資料,不論經過怎樣的處理,最終出來的終究是沒有用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arbage In, Garbage Out^。組織的運作和人的行為也是一樣,必定要有好的資源投入,和好的處理過程,才能確保有好的結果產出。上述運作模型,包含「投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我們簡稱為IPO模型。其中三個維度的衡量當中,管理者比較容易疏忽的,是過程維度的衡量,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對於過程的衡量難度更高。舉例來說,要衡量業務人員的績效,最典型的指標就是業績達成率(產出),但是業績達成率是落後指標,當月底看到業績未能達成時,一個月已經過去了。另外一種情況,有些業務人員每天早出晚歸(投入),訂單一直下不來,相反的,有些人每天準時下班,到時間該進的訂單都會進來,少有耽擱,這又是怎麼回事?可見得不僅單看「產出」不準,即使再加上「投入」的衡量,也還是有盲點,唯有仰賴「過程」的衡量,才能看到全貌。

再舉一例,有些業務人員,訂了很詳細的客戶拜訪計劃(投入),可是每天的工作時間,還是被冗長的內部會議、緊急的客戶要求,和一些無關的email所佔據,結果原本計劃想做的事都沒做,這是「過程」的問題。另有些業務人員,雖按著計劃逐一拜訪客戶,可是卻沒有找到對的人,結果無功而返,這也是「過程」的問題。過程之所以難衡量,主要是因為,它是動態的,因此,有些管理者,為了讓動態的處理過程更為一致,遂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標準作業流程來,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而其中,ISO、CMMI 等國際認證,也都是這種標準作業流程下的自然產物。

BSC + IPO

當我們把平衡計分卡BSC和上述IPO模型結合,用來衡量組織和個人的績效,則顯得周全許多。BSC四個構面由下而上串聯,IPO的三個維度由左而右銜接,彼此交叉建構出一個4*3的衡量矩陣(上圖一)。以前面所舉業務人員的績效為例,從BSC的四個構面來看,我們可以衡量:(1)商機和訂單數(財務構面)、(2)客戶留續和新增數(顧客構面)、(3)業務流程遵循度(內部程序)、(4)證照和受訓時數(學習與成長)等。典型四個構面的衡量由上而下制定,而行動方案的擬定則是由下而上承接。對其中每一構面的衡量,我們都可以再以IPO的三個維度來展開。以上述財務構面為例,最終的「訂單數」如果是「產出」,那麼新增的「商機數」便可以算是「投入」,而業績預測的準確度,則可以用來衡量「過程」。其他三個構面的衡量指標,也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依序展開IPO三個維度,而構成一個完整的4 *3衡量矩陣。

績效衡量資訊化

當BSC + IPO構成一個完整的績效衡量模型之後,接下來管理者可能會關心的是,這些衡量指標散在各處,資料如何取得?如何彙整?許多立意甚佳的衡量指標,如果無法經由資訊化自動產生和彙整,單憑人工收集,是很難持續的。所幸在這衡量模型中,對應系統的資訊化程度已相當高,以服務業為例,典型的「財務構面」衡量指標,可來自銷售自動化系統(SFA ?Sales Force Automation,為CRM的一環)。其中商機管理(Opportunity Management)可用來衡量銷售的「投入」;銷售預測模組(Sales Forecast)著重在達成業績「過程」的衡量;而銷售績效分析(Sales Performance)則是典型的銷售「產出」衡量。另外在「顧客構面」,典型的CRM系統包括工時管理(Activity Management)模組,可用來衡量業務、服務人員對客戶的「投入」;行程管理(Scheduling)及拜訪記錄(Call Report)可用來衡量業務推廣及服務的「過程」;而客戶價值、貢獻度分析模型(Customer Value Analysis),則可衡量客戶經營的成果,包括客戶留續率和新增率等「產出」。
再往下看「內部程序」構面的衡量,倘若在組織內部已制定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並已通過相關認證,如ISO、CMMI等,則絕大部份跟作業流程相關的衡量指標,從「投入」、「過程」,到「產出」,幾乎都可自系統中取得,並加以彙整。以業務銷售流程為例,核心的投入指標可來自報價及合約模組;而組織內部的核決權限,則可透過電子表單結合工作流程(Workflow)來稽催;流程執行的遵循程度,則可從稽核不符事項報告(Non-conformity Report)中得知。最底層的「學習與成長」構面,相對而言則是比較單純的,典型的e-Training系統,從訓練規劃(Training Plan)、訓練發展圖(Training Roadmap),做為學習與成長「投入」指標的衡量,到訓練「過程」的協助與監督,包括報名、測驗等,以及訓練完成後的訓練紀錄和技能倉儲(Skill Inventory)的更新,均可做為學習與成長的典型「產出」指標。彙整後的績效衡量資訊化系統示意圖如圖二所示。

逐步建立績效衡量資訊化

不論是為衡量組織或個人,績效衡量的資訊化均非一蹴可及。以HR人員推動績效衡量制度的綜合考量而言,「財務」跟「顧客」構面的資訊化,效益最易彰顯,然因需整合業務及客服等相關單位之資源,協調成本宜一併考量。而「內部流程」構面,如果能搭配標準作業流程的制定,和ISO等相關認證的推行,則資訊化成功的機會較高。再就「學習與成長」構面,算是HR人員掌握度最高的一環,即使其他構面短期不易實施,單獨推行亦可見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