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文章
數位蒲公英計畫(上)

前言

叡揚大學和中原大學資工系的合作已經快滿四個年頭了,而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不僅沒有因蜜月期的結束而漸行漸遠,反而越來越密切。一般人都認為,產業界和學界之間的合作是困難重重,而且真正成功的機會不大。曾經耳聞一位知名的電腦學家說:「工業界是很難滲透進去的。」因此,叡揚資訊和中原大學的合作關係,更是顯得彌足珍貴。

一、種子及蒲公英發芽

叡揚和中原的合作,現在回想起來,對於叡揚來說是必然,對中原而言則是偶然。叡揚資訊在大型主機及微軟平台上的系統開發,向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Java平台上則較少著墨。隨著Java平台的日漸普及和政府對於Open Source的重視,叡揚資訊也隨之思考跨入Java平台的機會,而對於一家公司而言,取得新技術的一個捷徑就是和大學合作。由於叡揚資訊張培鏞執行長是中原大學資工系的傑出校友,因此,中原資工系的系務發展座談或諮詢會議,常會邀請他出席。在2002年暑期的一次系務發展座談會中,張執行長就提出建議,希望中原資工系能夠和一家公司共同追求成長,可見張執行長很早就有此想法,雖然當時我並未清楚認知,這就是蒲公英計畫的種子。

叡揚和中原的合作,起始於2002年9月的一通電話留言。當時張執行長在我的電話答錄機中留言,希望可以跟我談談。在我赴約之前,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蒲公英的種子已經悄悄地發芽了。

最初的合作,是以研究計劃的型態進行(目前仍保留這樣的型態),和叡揚研發部門共同設計Java平台的軟體架構及設計Java的共同元件。猶記得剛接下這樣的案子時,心中其實相當不安,深怕把這個計畫搞砸了,也非常擔心研究生的程度及能力不夠,無法完成預期的工作。其實這是多慮了,雖我們的研究生在一般人眼中,可能不是頂尖的,但只要給予適當的教育及機會,他們的表現可是一點都不輸給一流學校的同學。其實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收穫是最大的,因為他們不僅可以能夠得到第一手業界系統開發的經驗,而且能力也大大地得到提昇,對於日後的研究及就業,皆有莫大的助益。例如以前花上一年可能都還無法完成的研究工作,現在往往不到半年就做好了,而且品質還要更好。看到學生們能有這樣子的表現,心中的喜悅是難以形容,而這也化成一股繼續向前的動力。

第一年的研究計畫,中原投入了四位研究生的人力(其中兩位目前已成為叡揚的員工),叡揚方面則有黃順昭副總、楊東城經理,及楊仲豪、劉榮修兩位工程師加入。另一位工程師,目前任研發部經理羅治平,則是我們的定期顧問。我們每個星期五下午都在叡揚當時位於台北火車站大樓的會議室中開會,討論可能的軟體架構並且嘗試各種不同方法的可行性。那是一段辛苦的日子,但也是一段充滿了驚奇發現的探索之旅。目前叡揚在Java平台上的架構,有一大部份都是在那段時間摸索出來的。我目前猶記得在許多個星期五中午,在豔陽下走入台北火車站,但是往往在夕陽中走出台北火車站的辦公室大門。而在許多個星期四晚上,我們的同學仍在實驗室中為次日的會議而準備,為次日的報告預演,每一回想到這一幕,心中都不禁要為我們同學的投入及表現喝采。

種子既已發芽,只要給予陽光和水分,就會繼續成長。

二、幼苗與成長

叡揚資訊有一個重要的產品Scorpio,是一個具有單一簽入功能的權限控管系統,提供企業內部資訊的安全控管,也是許多企業資訊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份。Scorpio原本設計在微軟的視窗平台上執行,但隨著Open Source的潮流及Java平台的流行,將之轉換到Java平台上執行的需求也隨之產生。由於在過去一年中,我們的同學及叡揚研發部門的工程師群,對於Java平台上的技術,已有相當好的掌握,因此,就開始進行這項工程,這是2003年6月的事。

而在進行Scorpio Java版的開發工作時,也同時接到了第一個客戶,由於預期交貨是當年的10月,這意謂著當年暑假將會非常忙碌,而在叡揚方面,當時的定期顧問羅治平經理也已成為Java專案的領導者。

由於專案的時程非常趕,因此,我們的同學和叡揚的工程師可說是日以繼夜的並肩工作,大部份的週末也幾乎都在叡揚公司內加班。有一次張執行長特別打電話告訴我一件令他感動的事。在8月的某一天,張執行長從國外出差回來,由於回到國內剛好是清晨,因此,他直接到公司,剛好碰到羅治平經理,他就問羅經理今天怎麼這麼早來上班,羅經理指給他看我們的同學還在趕工。原來他們從前一天就一直熬夜到天亮,這種精神的確令人動容。另有一次颱風來襲,但我們的同學依然到叡揚公司加班,結果到了深夜,因風雨太大,客運及火車均已停駛,最後我們的同學只好僱計程車由台北回中壢。這件事是我後來才得知的,雖然我不贊同他們在颱風天出門的行為,但依然非常高興他們能有這種要把工作完成的精神。

這是我們同學第一次能夠在時程緊迫、壓力極大的情況下,完成具有業界水準的工作。我們同學的表現也慢慢引起了叡揚內部其他部門經理的注意。由於政府對於Open Source的推動,因此,規定有固定比率的軟體專案必須採用Open Source的方式,當時叡揚接到的一個專案,即是屬於這樣的情形,也就是說要採用Java的平台作開發。雖然叡揚資訊已逐漸跨入Java的平台,但是人才的招募及訓練,以及專案團隊的建立,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因此,我們就接受該部門經理余君健之託,擔任起暫時填補這部份人力缺口的工作。這項工作,也曾讓我猶豫了一陣子,因為這個專案需要到客戶端駐點,直接面對客戶,我擔心我們同學的能力及態度可能不容易勝任。另一個因素是同學直接進入專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及研究工作。因此,只答應支援兩個月,至新招募及訓練的人進來為止。但事後證明這些都是過慮了,實際上進入專案對於同學的學習及研究都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們主要的研究領域是軟體工程,剛好可以學以致用,也可以更進一步印證課堂上及研究文獻中所學習到的知識。

而我們同學的畢業論文也多多少少由專案中的實例得到方向及靈感,例如當時同學的畢業論文,主要是探討在權限控管系統中責任分離的課題,即一個人不能同時擔任兩個利益衝突的角色,而此項課題是由Scorpio產品衍伸出來的。而當年畢業的同學,也有兩位直接進入叡揚的研發團隊(我們畢業的同學,目前共有四位在叡揚工作)。

三、茁壯

在支援完專案,並順利轉交給專案團隊之後,我們很快又接到另一個需求。叡揚的公文管理部門是一個相當大的部門,開發的公文系統在國內市佔率50%以上。一般較具規模的軟體公司,為了應付短期人力短缺,會將部份開發工作委外,而有時會因國內不容易找到合適人才,或是成本的考量,而將之委外到大陸去。當時公文管理部門所進行的一個公文系統專案,原先就是採用這樣的模式,但是有些時候委外人力無法完全配合專案的時程,此時專案就會出現缺口,因此,公文管理部門的吳黎權副總就希望我們能提供協助。

這真是一件為難的事,主要的問題是在時間,因其時是2004年5月底,正是研一同學準備期末考及研二同學趕畢業論文的時間,要同學們再抽時間出來幫忙專案,實在是比較過份的要求。但是非常慶幸地,我們的同學仍能毫不抱怨地排出時間來,也幸好一般研究所的課程多以期末報告取代期末考,我們的同學才能有較具彈性的時間。經過一個多月的衝刺,這個專案也順利地通過了查核點,因此在進入7月,也就是暑假期間,我們的同學仍然繼續留在專案中幫忙。在暑假結束之後,同學理應回到學校上課及作研究,但因同學在此專案的確幫了大忙,因此,吳副總希望能有同學繼續留在專案中幫忙,最後有葉騰遠、呂宗憲兩位同學留下來繼續支援專案,而一年後,這兩位同學也成為吳副總十分倚重的工程師。

又一年過去,在驪歌聲中、鳳凰花開時,一批同學畢業了。在秋高氣爽的開學日子中,又一批同學加入了。而我們和叡揚的夥伴關係,則越來越密切,而形成的速度更是遠遠超出我所能想像的。通常同學加入實驗室後,一般都需要接近一年的訓練,才能慢慢比較成熟,也才能慢慢賦予重任,開始畢業論文的研究,擔任研究計畫的工作,或如前述幾個例子,擔任專案的開發主力。但是現實的狀況已經越來越不允許我們這樣做了。

在2005年3月,叡揚的金融事業部接到了一個專案開發信評的系統。由於金融事業部主要都以微軟的平台為主,而此專案則是需要在Java的平台上開發,因此,無可避免又找上我們幫忙。但是我們研二的同學除了兩位已長駐在公文管理部門之外,另也已有兩位也定期幫忙該部門的專案,因此,研一的同學只好上陣了,但他們是不是準備好了呢?由於我們和叡揚的研發部門一直維持著星期五下午的定期討論會,而且研一同學一進入實驗室就開始幫忙比較簡單的研發工作,因此或多或少感染了這樣的工作氣氛,也多少累積了一些能力,加上當時金融事業部的經理楊清萍也適時地給予不少的在職訓練,總算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勝任專案開發的工作。而始料未及的是這一批同學,在下一個年度中,竟然成為這個專案的主力。而這也讓我們思考到,也許業界的在職訓練,對於同學的成長是有幫助的。而這也開啟了另一種可能的產學合作模式,即產業界如何利用學校同學的人力資源,來彌補一些短期人力缺口,而學校如何利用業界提供的機會,讓學生有一個學以致用的機會以及成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