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文章
在公司、顧客及服務間創造三贏新局面 服務行銷金三角

口述:陳耀竹博士銘傳大學廣告系主任
整理:邱郁姿叡揚資訊企業電子化產品事業處產品行銷經理

學  歷: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
學術專長:服務行銷,消費者行為,模糊決策,整合行銷傳播

經  歷:
現任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專任教授 
民國88年至迄今,銘傳大學,廣告學系系主任
民國91年至民國93年中國模糊學會理事 
民國93年至民國95年中華決策學會理事

 

從台灣近幾年來的國內生產毛額數字可以發現,台灣服務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服務業在先進國家中是一項重要的趨勢與指標,台灣政府亦愈來愈重視服務業的發展,顯示服務業在台灣的未來前景呈現樂觀局面。

事實上,台灣對服務業的重視要從1980年以後談起,從那時候開始,服務行銷人員面臨許多問題及挑戰,包括服務品質的衡量及改善、有效開發新服務、有效溝通服務形象、有效因應需求變動、員工的選擇與激勵、服務的訂價、服務組織的設計、標準化與個人化的權衡、服務新觀念的保護、服務品質與價值的溝通以及服務品質傳送的一致性等面向。

服務無形且難估計 需朝顧客導向出發

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服務商品的開發須符合顧客需要。服務的需求量很難加以估計,服務常經由「人」來傳遞,使得「人」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洪流中,服務更與企業組織的「創新」與「再造」息息相關,當組織引進新技術進行變革時,若員工產生抗拒的心態與不適,將造成人員傳遞服務品質不一致的現象,也會使得公司很難確實掌握顧客服務的滿意度。

1995年學者Mary Jo Bitner提出的「服務行銷金三角」是指公司、顧客及服務提供者(即員工)三者,彼此間互有關聯且相互影響。

首先,在公司與顧客之間,是透過外部行銷來設定「承諾」;簡單說,就是公司透過行銷活動,諸如廣告、人員推銷、促銷活動以及訂價策略等,以提升公司的服務形象。服務層面與顧客溝通之間所存在的其他相關因素,如服務人員、設施的裝飾與設計、以及服務過程本身等,亦能幫助顧客期望的設定。此外,服務保證與雙向溝通,則是提升服務承諾的其他方法,避免低度或過度承諾,導致公司與顧客關係的脆弱。

其次,在公司和服務提供者間,可藉由內部行銷來提昇履行承諾的能力。由於員工的訓練培養不易,因此企業不應輕易使用懲罰或開除來威脅員工,應以教導或學習方式進行服務品質的改善。

最後,服務提供者和顧客之間,可透過互動行銷的方法來履行承諾,服務提供者必須掌握公司與顧客之間的互動,亦即服務被生產和消費時的關鍵時刻,才得以履行服務承諾。

在行銷實務上,公司必須在三者間取得最佳平衡,所以在「服務行銷金三角」中,應設法在公司、服務提供者與顧客間建立各種溝通方式,以期達到最好的互動。在公司和服務提供者之間,公司可以透過垂直或水平溝通的內部行銷溝通方式,對服務提供者傳達公司的理念與管理方式,以減少不必要的反彈或政策不能有效執行的情況發生;在公司和顧客之間,可以透過廣告、銷售推廣、公共關係及直效行銷等方式的外部行銷溝通,和顧客保持良好的互動,並建立良好的形象;而服務提供者和顧客之間,可以透過人員銷售、顧客服務中心、服務接觸及服務設施等互動行銷的方式,給予顧客高滿意度的服務。

用「科技」協助顧客的需求服務 提昇效率並降低成本

資訊科技與「服務行銷金三角」間同樣也有重要的關係,因為「資訊科技」能提供與維繫公司、服務提供者及顧客三者間的關係,讓三方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協調,以提供顧客所需的服務。由此可見,「資訊科技」在三者間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叡揚資訊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正是扮演這樣的功能。藉由資訊系統軟體可以幫助並加速企業組織對內、對外的溝通,提升工作效率並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另外,要達到高績效企業目標,更需要結合組織及各項資源的運用,透過有效的方法及資訊科技的輔助來改善關鍵事業流程,並擬定滿足重要利害關係人的策略。

叡揚資訊的「Heart-SWS知識型單一服務管理系統」正好符合金三角的設計概念,就是在單一服務、案件知識管理及民眾關係管理三者間取得最好的服務合作關係。在單一窗口方面,除整合多重管理為單一服務窗口外,還有人性化的單一操作環境、高彈性的單一流程設計,及完整的服務列管追蹤機制;在案件知識管理方面,提供彈性及連動式的知識調閱機制、服務案件分類和分派輔助,及累積員工問題處理知識資產等功能;在民眾關係管理方面,提供主動式服務與關懷、個人化訊息服務機制、滿意度資訊收集與分析等機制,目前台北市政府已是知識型單一服務管理系統的使用者。

服務行銷易形成缺口 需要整合服務品質

服務行銷與服務品質應加以整合,否則容易形成缺口,尤其是在「顧客期望」及「顧客認知」間,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知道顧客期望什麼」、「沒有選擇正確的服務設計與標準」、「沒有依照標準傳遞服務」、「績效沒有符合承諾」等缺口發生。

造成「不知道顧客期望什麼」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

  • 行銷導向研究不足:主要是對行銷及市場調查研究不足,或研究未聚焦於服務品質,所以不了解顧客要的到底是什麼。
  • 缺乏向上溝通:由於管理階層與顧客之間缺乏互動,接觸人員與管理人員溝通不足,或接觸人員與最高管理當局存在太多層級,導致向上溝通的效率不佳。
  • 關係聚焦不足:由於缺乏市場區隔化,公司將焦點置於交易而非關係維繫上,或將焦點置於新顧客而非舊有顧客關係上,因此沒有維持良好的顧客關係,造成與顧客期望有落差的現象發生。
  • 服務補救不足:當服務無法滿足顧客需要時,無法即時提出解決方案。

造成「沒有選擇正確的服務設計與標準」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

  • 拙劣的服務設計:因無系統化的新服務發展流程,或服務設計的模糊、不明確,所以未能有效的連結服務設計與服務定位。
  • 缺乏顧客定義的標準:由於缺乏顧客定義的服務標準、缺乏專注於顧客需要的程序管理,及缺乏設定服務品質目標的正式程序,所以無法提供顧客正確且標準的服務流程。
  • 不適當的實體表徵與服務設施。

造成「沒有依照標準傳遞服務」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

  • 人力資源政策的缺失:可能因人員招募無效率,或員工角色模擬與角色衝突,在工作上,員工與資訊科技的不適應,及不適當的考核與報酬制度,而缺乏授權、認知控制及團隊合作,因而形成員工在服務品質上標準不一。
  • 無法配合供給與需求:因為無法撫平需求的尖峰與谷底,或不適當的顧客需求組合,造成過度依賴價格來撫平需求,而忽略了服務傳遞的內容。
  • 顧客未履行其角色:由於顧客對服務的期望不同,反而容易造成顧客彼此間的負面影響,與顧客原有角色及責任不符。
  • 服務中間商的問題:通路在目標與執行上、或通路在成本與報酬上都可能發生衝突,所以造成控制服務品質與一致性的困擾,及授權與控制間的緊張。

造成「績效沒有符合承諾」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

  • 缺乏整合性的服務行銷溝通:因將每一個外部溝通為個別獨立,在溝通計劃中未包含互動行銷,或缺乏有力的內部行銷計劃,所以未能符合原本對顧客的承諾。
  • 未能有效管理顧客期望:因未透過所有溝通形式管理顧客期望,所以未適當教育顧客,容易讓顧客的期望超過所提供的承諾。
  • 過度承諾:在廣告或實體表徵中過度承諾。
  • 水平溝通不足:由於銷售與作業部門間溝通不足、廣告與作業部門間溝通不足,或分支機構或單位間在政策與程序上有差異,都可能造成績效結果無法符合對顧客的承諾。

結論

綜合上述,在未來的服務行銷觀點中,服務的品質將比產品或服務本身重要,而且因服務的範圍愈來愈廣,公司應更加重視整合性服務的思考,運用更多的解決方案或資訊科技的協助來提升服務品質,並重視服務的行銷角色,以滿足顧客的各項需求,才能創造更多有形與無形價值予顧客,在公司、顧客及服務間創造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