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月 56
前往目錄

 經濟學大師,200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最近來台灣作了短暫拜訪及演講,帶來一陣旋風。他之所以令人佩服當然是因為他預測到最近的金融海嘯及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但我們倒是要特別點出Krugman認為一國或是一個社會的生產力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中文版「失靈的年代」一書中的第71頁就提到「亞洲的經濟成長率令人刮目相看,生產力成長卻沒有同樣出色。亞洲的成長是靠動用資源堆砌起來的,而不是依靠效率,亦即勞力不勞心。由於生產力沒有快速成長,亞洲勢必碰上報酬遞減的問題。」

這個觀點跟日前聽到的Synopsys總裁的精闢演講也有類似之處,筆者依記憶將當日所看到的投影片整理如下,他說明了一國或一個團體的生活水平跟生產力以及所能注入之資源息息相關,也無怪乎各國除了重視生產力之外,也不斷希望有各種外來的資源或投資來注入。

上圖也說明了另一有趣的現象,就是生活水平還跟信用/舉債之高低、健康成長或破滅息息相關,這也巧妙反應出金融海嘯與現況。

WITSA (The 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lliance) 每年都會請Digital Planet對各國的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通訊科技) 做一詳細統計與分析。2008的報告中有一個有趣的統計,我們將其整理如表一,從這表一可以發現,由2003到2008全球人口只成長了0.5%,但GDP卻成長了63%,Digital Planet的註解說明形成這現象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ICT 被廣泛的使用。

另外,我們依其資料做了一個分析,如表二,發現台灣的軟體及資訊服務佔ICT (軟、硬體、服務、通訊) 之比例與一些我們覺得應拿來與之對比的國家相較,台灣竟然是最低的,而且低到可怕;服務+軟體硬體之比例,以及服務+軟體 佔GDP 比例,台灣在幾個對比中都是最低的,這是另類數位落差。

投資ICT真的就能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力嗎?如果是,那麼為什麼很多公司在投資ICT之後仍然失去了競爭力,最後連公司都不見了,我們看到在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所出版的「全球競爭力」書中,由台灣大學湯明哲教授所寫的序中講的很好,我們將其轉述如下,另外輔以圖一作為相對說明。「生產力的計算是以公司的附加價值除以員工投入工作時數,資訊科技的發展的確提高公司的附加價值,但是這些附加價值只是關鍵存活因素,當其他競爭者也模仿後,產生價格競爭,最後的附加價值又落回原點。增加資訊科技的支出在銀行業並不會增加生產力,但麥肯錫的研究無法獲知『如果不投資資訊科技』,銀行會喪失多少顧客。因此資訊科技的投資是企業生存必備的條件。」

我們再看到圖二,它傳達了由1973-1995的生產力成長率每年平均是1.4%,但從1995到1999每年生產力成長率卻突然增為2.8%,如果善用ICT會改善生產力,大家仍疑惑為何在1995年之後會突然改變?我們的看法是,因為大家在應用資訊科技解決企業或個人生產力問題上學到經驗,找到了方法。

在前述「全球競爭力」書中提到,要讓IT提升生產力需要顧及以下三個要素:

1. 將IT投資集中在最能影響生產力的關鍵地方。
2. 排對e化的順序,挑對投入時機。
3. 追求管理與科技的同步創新。
這三個指導原則清楚、簡單,也是產業界投入多年的心得。

「選擇」是永遠存在的議題,前一段提到IT的投資需要選擇投入哪些關鍵環節以及投入的順序與時機,同樣地,每個公司、政府對於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選擇,過去電子業、製造、代工是台灣的主要選項,未來呢?

最近看到李家同教授的文章-「如何評估一個國家的工業水準」以及「未掌握核心技術後遺症大」,裡面提到,台灣必須要能掌握「軟體」、「精密技術」與「關鍵技術」等。我們非常高興又能聽到李教授這樣有影響力的人重提軟體的重要性,但軟體產業在台灣卻一直發展的不好,導致大家都喪失信心,而避免再提,沒勇氣再提了,但畢竟軟體這領域太重要了,無所不在,各國也都將其視為策略性產業,無怪乎馬總統及美國總統歐巴馬都要利用Internet工具,善用Blog。最近市面上有一本由野村總和研究所所出的「2015日本大轉型」,書中對於日本未來發展作了有系統的統計分析,可以發現任何環節都跟IT,特別是經由網路、軟體來支持脫離不了關係,書中還特別拿了9家公司作為案例研究,其中就有兩個是IT公司SAP與Google。

我們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變化、勢力重組以及兩岸關係、台灣產業結構與經營模式必然產生變化,我們期許可以在這變動中以我們22年累積經驗所提供的軟體與服務,對整個社會及企業的生產力有更大的幫助,以及在無紙化(少紙化) 之重要目標上有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