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Lakehouse 與數據治理整合之應用
隨著企業數位轉型的加速,資料型態日益多元,從結構化數據 (Structured Data)到半結構化(Semistructured)、非結構化(Unstructured),再到即時串流數據,如何在龐雜的資料環境中兼顧彈性存取與嚴謹管理,成為企業能否從資料中創造價值的關鍵。
Data Lakehouse 作為結合 Data Lake 與 Data Warehouse 優勢的新型態架構,能提供靈活的資料儲存與分析能力,而數據治理則是確保資料可信度、合規性與可用性的基礎。兩者整合,能為企業打造兼具彈性、效率與治理能力的資料平台,真正落實「數據即資產」的願景。
Data Lakehouse 與數據治理的協同價值
1. Data Lakehouse 的特性
• 彈性儲存: 支援多種資料格式 (Parquet、ORC、JSON 等 ), 適用批次與即時數據。
• 高效分析:結合資料倉庫的結構化查詢能力與資料湖的低成本儲存優勢。
• 開放架構:可與多種分析工具(Spark、Presto、BI 工具)整合。

2. 數據治理的核心目標
• 元數據集中管理:整合多種數據來源 之 Metadata,避免資訊散落各地,降低整合維護Metadata正確性之成本。
• 資料字典與業務詞彙管理:方便業務分析人員定義資料業務特性,及提供查找介面,提升資料可用性。
• 資料品質管理:確保資料完整、一致、準確,提高資料可靠及穩定度。
• 安全與權限控管:依角色設定存取範圍,防止資料外洩。
• 資料合規性:提供稽核紀錄,符合 GDPR、ISO 27001 等法規要求。
• 血緣掃描:追蹤資料來源、流向與轉換歷程,提升問題追蹤效率。
3. 協同效益
Data Lakehouse 本身具備儲存與分析的彈性,但若缺乏數據治理,將面臨「數據沼澤」風險。透過治理機制整合,可實現:
• 從資料生成到分析的軌跡稽核,增強對資料流向的透視程度。
• 在靈活存取與嚴謹管理間取得平衡。
• 對於資料資產的視野更能集中化管理及應用。
應用情境參考
1. 跨部門數據分析平台
在金融業,Data Lakehouse 可匯入交易資料、客戶行為數據與外部市場資訊,再透過數據治理平台設定角色權限與數據目錄,讓行銷、風控與客服等各單位共享同一數據來源,但彼此僅能存取授權範圍。
2. AI 與機器學習訓練數據集管理
製造業使用 IoT 感測器蒐集大量即時數據,Data Lakehouse 可低成本儲存並支援即時處理,數據治理則確保訓練資料經過品質檢核,避免模型因異常值或錯誤標籤而失效。
3. 法規遵循與稽核報告自動化
在醫療領域,整合後的平台可自動生成資料使用報告,並提供集中資料授權管理,協助醫院在面對法規檢查時快速回應。
結語
Data Lakehouse 解決了企業在面對多元數據時的儲存與分析彈性需求,而數據治理則能確保這些數據在使用過程中的品質、安全與合規性。兩者的整合,不僅是技術架構的結合,更是數據文化與管理策略的融合。
在資料驅動的時代,唯有同時掌握 「靈活性」與「規範性」,企業才能將數據轉化為持續競爭優勢,避免落入無序的數據沼澤,真正實現「以數據驅動決策,以治理保障價值」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