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營業秘密與知識分享 的衝擊與融合
員工雖然是最重要的資產,但也是最無法掌控的環節,依據趨勢科技統計,資料外洩事件中只有 8% 是因為外部攻擊,56% 的公司承認都是無意中發現

防護營業秘密洩漏 你我有責

「老王,上次參展的機台設計圖還在嗎?借來參考一下~」、「小陳,客戶詢問製程的 Formula 是什麼?他們要確定有沒有專利侵權的問題」,從辦公室傳來此起彼落的對話,是一個以研發為主體的公司經常會出現的場景。研發資訊的交流是無可避免的事,但是有多少機密資料會在對談過程中外洩?員工雖然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資產,但也是最無法掌控的環節,依據趨勢科技統計,只有 8% 是因為外部攻擊導致機密資料外洩,56% 的公司承認資料外洩事件都是無意中發現。

機密資料在我國是透過營業秘密法進行保護,相較於需要登記的專利權,營業秘密所保護的不是市場獨佔,也就是說不論洩漏的管道為何,只要機密資料一旦被公開就無法復原,而由營業秘密所支撐的經濟價值將瞬間蒸發。可以想像可口可樂的配方因為洩密而眾所皆知,當大家都可以做出跟可口可樂一樣的味道時,可口可樂就失去市場的獨特性;但是如果配方保存得當,則可以留存百年的市場領先地位。

然而,是否封鎖所有的交流分享的管道就可以杜絕機密資料的外洩呢?國際數據公司(IDC)曾經做過一個統計,財富 500 強的公司由於知識無法充份共享,每年造成損失高達 315 億美元。姑且不論 IDC 的統計數據是否過於浮誇,但是大家在職場上都曾經遇到過「瞎忙」的挫折,明知花了很多工作時間,但是年度檢討時總是無法展現績效,舉例來說,花很多時間確認不同版本資料的正確性以及一致性、花很多時間完成他人之前就已經做過的事、花很久的時間尋找一份之前編輯過資料...等,這些隱藏的支出成本就是導致公司效率低的最主要因素。

營業秘密
 保存與分享之平衡

台灣式的研究常常有「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嘔心瀝血,刻苦耐勞,往往可以創造一次成功,但很難創造二次成功,這是因為成功的經驗與過程並未充分地交流與學習。然而,過多的研發交流會有機密外洩的問題,不足的知識分享導致公司效率的低靡,身為科技公司是否存在一個無法解開的矛盾呢?

身為長期協助公司創新研發的分析角色,我們可以說研發資料在機密與分享上存在平衡點,找到這個平衡點不難,只是很煩,但常言道萬事起頭難,啟動就成功一半。

找到這個平衡點,首先必須瞭解營業秘密的本質,何謂機密資料?很多人在不理解的前提下,把公司所有的研發資料都列為營業秘密,反而導致公司管理上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者」、「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者」以及「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要同時符合上述的三個基本要件,才能構成營業秘密的外觀。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的體重」以及「林志玲的體重」,哪一份資料才具備有營業秘密保護的必要性呢?雙方的體重,都可能只有本人最清楚,即便想把「你的體重」透過營業秘密保護,但是充其量也只是面子問題,其因為缺乏「經濟價值」而喪失營業秘密保護的資格。但「林志玲的體重」就不一樣,她的體重可是各大媒體關注的交點,「變重」是不是懷孕了?「變輕」是不是情傷?正負加減值都是八卦版的頭條。「林志玲的體重」這份資料已經突破「非一般人所知」以及「經濟價值」兩關的檢驗,最後一個「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是營業秘密保護的最困難的關卡。如果「林志玲」本身將體重隨手記錄在牆壁的留言板上警惕自己,當「S朋友」一天來作客看到這份資料,偷偷告訴「阿狗記者」而被公開,請問「S 朋友」以及「阿狗記者」有觸犯營業秘密法嗎?答案很明顯,根本沒有,因為隨手記錄在牆上的行為已喪失「合理保護」的要求,所以讓「林志玲的體重」這份資料直接排除「營業秘密」保護的範圍,既然不是營業秘密,

「S 朋友」以及「阿狗記者」何來觸犯營業秘密法的事由。假設再換一個情境,如果體重是在健康檢查時被護士知道了,然後放在 FB 上面被公開,如果不考慮醫護倫理,請問護士是否觸犯營業秘密呢?答案的關鍵點在於林志玲有沒有跟健檢中心簽訂保密契約,如果沒有簽訂契約,護士就沒有保密的義務。當並非所有人都有保密義務時,營業秘密就有潛在被公開的可能性。

確實定義營業秘密 加速知識分享與累積

一個看似簡單的概念,確需要十分精密的操作流程,由上面的例子可知營業祕密管理的成功重點在於如何去定義機密資料,以及如何去保護機密資料。博大國際智權在協助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時,就曾針對內部的資料進行盤點,依據其資料分享需求程度以及機密外洩風險進行資料等級的劃分以及權限管理。這樣劃分有一個好處,可以讓內部人員清楚知道機密資料的分享權限,這在未來發生爭議時一個很重要的主張。而這個盤點的動作主要就是在繪製公司的知識地圖,一但可以清楚切割機密的等級,就可以找出知識分享以及機密管理的平衡點,剩下的就是如何透過系統加速知識的分享與累積,並同時鎖住機密資料的經濟價值。

最後教大家判斷該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以及營業秘密管理是否已經上軌道?最簡單的評估指標莫過於公司是否可以在無預警且不需要交接的前提下支遣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