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企業應用資訊系統導入面面觀
2020 10月 99
前往目錄
近年在資訊軟體產業,也留意到一個現象,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需要大量、長時的人力來開發系統,卻找不到合適的廠商和足夠的人手。反觀大規模的軟體廠商,縱有相對充足和適任的開發人員,卻也常面臨如石門水庫般的兩難狀況。哪兩難呢?

記得小時候,常會對石門水庫洩洪感到很好奇,一者是它實在是太壯觀了,再者是小小年紀常不解,為什麼好好的存水要把它排掉,還要叫下游的居民趕緊疏散?

另外一個奇特現象是,每隔幾年石門水庫就會出現旱象,阿姆坪集水區的土地公廟、酋長石、夢幻草原等建庫前的樣貌陸續露出水面,成為吸引遊客的另類觀光景點。兩者前後形成強烈的對比。

近年在資訊軟體產業,也留意到一個現象,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需要大量、長時的人力來開發系統,卻找不到合適的廠商和足夠的人手。反觀大規模的軟體廠商,縱有相對充足和適任的開發人員,卻也常面臨如石門水庫般的兩難狀況。哪兩難呢?

困難1水位已滿,緊守閘門

當水庫的水位滿到一定程度時,閘門管制就會變得格外重要,稍一不慎,就可能出現潰堤,或需緊急洩洪的情況。對比資訊廠商,倘若產銷協調不夠精準,承接專案未經審慎人力評估,則專案只起頭卻無人力可結尾的情勢難以避免。此又可從兩種常見現象中看出:

颱風暴雨,不及排出:水庫短時間湧進大量雨水,來不及吸收,只好忍痛排出。對比此情況在資訊人力的使用情境上,如今年因疫情干擾在家上班、遠距上班、勞動事件法生效等,類似像這樣的剛性需求,大量湧入、限時完成,廠商也會呈現開發人力不足的情況,此時只好婉拒後到的生意,形成前述企業乏人服務的窘境。

水庫積淤,蓄水量少:另一種現象是比較不樂見的,有時雨勢並不是很大,卻因為水庫積淤,蓄水量大減,只要多進一點水,就得趕緊排掉,很是可惜。企業應用系統開發人力,也常會有類似情況,由於專案延遲,前案積壓,人力無法即時釋出,導致原本已規劃的新案,無法依計劃進行,令人扼腕。

困難2水庫乾涸,企盼甘霖

水庫靠天填補,縱有再大的集水區,倘若連續乾旱,也終不免見底。對比企業應用系統開發人力,此現象常非單獨存在,而是伴隨先前的專案延遲困境,所連帶產生的後遺症。

專案延遲,人力緊繃時,專案團隊潛意識放緩新案的承做。此時如果未留意新案計劃成型所需的前置時間(leadtime),則很可能會有後續專案青黃不接的情況。規模較小的開發團隊,猶如較小面積的集水區,雨勢稍大,即水滿為患。規模較大的開發團隊,如未嚴謹控管專案,一旦造成延遲,猶如水庫積淤,能量亦大受影響。

企業端的考量

再就企業端導入資訊系統的行為來探討這兩難狀況:

應用系統連繫企業歷史

企業應用資訊軟體(Enterprise Software)通常有一個很不容易妥協的特性,就是它所涵蓋的業務流程,往往是伴隨公司一同成長,隱含著公司成長的軌跡。早期的制度,秉持著公司初創期的價值觀,樹立典範,不因時間、潮流而輕易更動。然而,在同一套制度當中,也有不得不隨著法令要求、市場趨勢、客戶需求、員工屬性等因素,而需與時俱進的部份。這樣的組合,自然形成每一家企業都有一套獨特的作業程序,企業也經常將之視為市場競爭的利器。這樣的獨特性,反應在資訊系統的開發上,即演化出高度客製的需求。

評估期長,建置期短,漏估準備期

由於影響層面廣泛,一套典型的企業應用資訊系統,評估期往往較長,包括使用單位、資訊單位、財務單位、法務單位等,都可能需要參與評估。然而,就企業資訊策略而言,可能在規劃階段就早已決定上線時間,若評估期花費許多時間,系統後續建置導入時間就會受到壓縮。常見的現象是,企業一旦決定廠商,便希望可以立即起動,儘快上線。

01 2 01 3

然而,設想一個營運良好的資訊廠商,為充分發揮專案技術人員專業,不太可能專程空下檔期在等專案。也因此,在決定廠商與專案啟動之間,還有一個「準備期」,是大家比較容易疏忽的。而這準備期間,也就是雙方協議何時可以投入人力正式啟動的時間。這段準備時間愈充足,專案如期完成的機會就愈高,反之,如果壓縮準備期,則專案風險就更難預測。

客製成本愈來愈高

接著,何以客製化的成本會愈來愈高?原因很多種,一方面當然是資訊人才培養不易,各行各業競相爭取,此為共通現象。另一方面則是企業應用資訊系統發展趨勢所使,尤其在非功能性需求的增多,包括:

❶ UI/UX的豐富化與重視

早期的資訊系統,著重在功能的完整性和正確性,然而現今的資訊系統,更同時要求豐富的介面設計,包括版面、色系、互動的有效性與友善性,以及最少步驟完成所需作業的要求等。尤其行動裝置普及後,各式系統均需同時滿足各種裝置的螢幕大小和操作界面,更增加了程式開發的複雜度與人力成本。

❷ 資安要求

程式碼除了功能正確之外,尚需經過資安檢測、漏洞掃瞄等繁複工作,調整程式寫法,加強防護,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明明已經設計好了,卻為了怕淋雨,而不得不改用防水布料,或外加防水塗層一樣,不僅耗費額外人力,有時也難免連帶影響作業效能。

❸ 智能化

系統開發愈來愈豐富,內部架構愈來愈複雜,此時如未即時加入適當的智能化元素,使用者的學習成本將會愈來愈高。因此,引導式設計成為必需,引導使用者快速完成作業,而非循著功能樹逐一摸索,或進而推出軟體機器人(BOT)協助,都再再顯示資訊系統注入智能化元素的必然趨勢。

企業應用資訊系統

 

企業應用資訊系統需求

走向雙贏的模式

綜括前述,資訊人才培養不易,每一分人力資源都顯珍貴,再加上系統豐富化與安全性等多方的要求,客製開發成本愈來愈高,此時廠商與企業,在建置與導入資訊系統的抉擇上,可能有幾種組合產生:

❶ 廠商開發系統,朝可被安全加工的方向發展

如API外掛、資料匯出、加工再匯入等,以半自助的方式介入,降低企業對廠商客製人力的需求,並保有企業獨特作業流程的優勢。

❷ 應用系統以雲端為首選

在雲端應用系統愈來愈成熟的此時,兼具上述豐富的 UI/UX、資安、智能等系統要求,經過嚴謹測試與穩定的維運機制,減少客製所造成的系統不穩定性,種種因素均促成雲端方案成為最佳選項之一。藉由雲端系統導入,重新檢視企業作業流程,非必要的差異,可考慮簡化。罕用的作業模式或流程,也未必要全上系統。以最少差異化搭配上述自助加工模式,達到最佳成本效益,滿足企業營運的需求。

❸ 企業與廠商形成長期合作開發模式

對於有些企業,無法以上述雲端方案滿足時,另一可能方式為企業與廠商共同建立長期合作開發模式,有點像農作物契作概念。雙方約定每年一定額度的開發人力,並在每一專案啟動之前,預留較充裕之準備期,讓合作開發人力獲得保障,企業資訊系統的推進,也更能依策略如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