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企業 Bot 服務與規劃: 如何效益評估 與建立特色機器人(下)
繼上期叡揚e論壇94期於企業 Bot 服務與規劃:如何效益評估與建立特色機器人(上)後 ,本篇將闡述常見的服務類型、機器人價值與有感度。

上期叡揚 e 論壇 94 期於企業 Bot 服務與規劃:如何效益評估與建立特色機器人(上) 文章中,有為大家介紹如何效益評估,而此次將闡述常見的服務類型、機器人價值與 有感度。

常見服務類型綜整

掌握了通用的腳本規劃模式,就能更有效的將 每個潛在應用點子,轉換為最終可能的 Bot 互 動樣貌與步驟,以利後續進行效益比較。以下 列出潛在可行的企業內部機器人服務類型,做 為大家評估參考的素材。由於機器人擁有主動 通報(以供即時回應決策)的特性,這是一項 關鍵的效益體現點,故我們刻意以此特徵將情 境腳本分成兩個大類,讓各位在評估建置時可 依需求分開(階段)考量:

員工主動找 Bot

簡易填表

  1. 申請:請假 / 請購 / 報支⋯⋯
  2. 紀錄:在場服務紀錄 / 任務進度回報 / 工作日誌、工時

資訊查詢

  1. 主題引導:案件各類明細 / 簡易新手教 學⋯⋯
  2. 2. 自由檢索:前述所有填表資料 / 企業 KM / 各類 FAQ

Bot 主動找員工:各類提醒(並供用戶 進一步回應

  1. 特殊事件通知:狀態警示 / 新交辦⋯⋯
  2. 活動邀請:會議 / 投票 / 討論⋯⋯
  3. 例行回報要求:任務進度、工作日誌 / 工時 等填報⋯⋯
  4. 例行資訊提供:Portal 中特定資訊 / 各系統 量化或文字資訊 / 圖表 / 符合特定篩選條件 之結果⋯⋯

在腳本內容的細部設計上,我們還有個「三、 三、一、一」的實務心得,希望相關經驗可以 減少企劃、或開發者的反覆嘗試成本:

「三減」:請努力減到最少

  1.  能完成服務的交談次數:努力在一輪對話完 成服務才是上策;若需要多輪對話,則每一 輪都要做到目的聚焦,且對於「後續還要走 幾輪」需讓用戶有心裡準備。
  2. 打字情境:按鈕才是更快、用起來更輕鬆、 不易讓用戶犯錯的最佳選擇。除非是桌機電 腦專屬 Bot,否則應減少要求用戶打字的情 境;行動裝置則建議提醒用戶使用該作業系 統的內建語音輸入功能(通常在鍵盤畫面底 部)。
  3. 罐頭回應中的客套話、贅字:企劃人員從 「禮貌」、「尊重」的角度,常在機器人的 對話台詞上加入許多「無謂」的客套話,這 些內容很少用戶會去閱讀,也佔據了寶貴的 有限版面。

「三」不

  1. 資訊量「不」跨頁:Bot 吐出的一則對話的 內容長度若超過一頁聊天室的畫面,除了容 易失焦,在部分平台(頻道)上會直接跳到 文末段落,導致使用者需向上捲才能看前段 內容。
  2. 對話「不」終結:在交談結束、服務完成後,應提示用戶接下來可以「順便」做什麼 事,或提供與前項服務相關的推薦資訊,不 要讓用戶停在那裡思考 ”Now what?”。
  3. 「不」是非 AI 不可:若服務範圍只是明確 的幾個任務,如企業 Bot 服務與規劃:如何 效益評估與建立特色機器人(上)所提常見 企業情境;如按某個鈕就代表「明天我要請 整天的假」─利用 80/20 法則,針對最常見 的要求提供快捷服務鈕,相對少見的情境則 再起次輪對話,如此「無」智能機器人若已 能提昇效率與刺激服務模式的量變與質變, 企業真的沒有必要「優先」投入大量資源引 進 AI 技術與機器學習訓練。

「一」清晰

讓用戶一次只做一項決策,確保對話式服務的 聚焦與效率永遠優於其他操作介面。

「一」直改善

使用者的回饋及後續新點子、新技術的浮現, 都是持續優化 Bot 腳本與其效益的機會。故請 務必於服務上線後「定期」評估使用情況,並 做必要修正,如此才能完全發揮 Bot 程式「易 修改,易部署」的軟體開發特點。

價值評估

完成了前文動作,您所設想的對話腳本應該可 以達到一定的具體程度,接下來是本文最後一 個主題:評估開發價值。我們通常透過兩部分 「自評」問題來呈現主、客觀雙重比較結果。

Part I
用戶效益 ─ 看的是對作業的優化程度

「是否『預想的 Bot 情境』比『現行服 務管道』更快完成服務?」

此問題要比較的是,用戶為了完成服務而在畫 面上點選的次數(click count)。評估時要注 意的特徵包括:

  1. 腳本流程是否已涵蓋「Bot 主動找用戶」的 操作情境,如果沒有,建議先多花一點時間補足此段腳本,再回來作評估。因為這種特長是既有系統容易不足的部分。
  2. 現行服務若分 mobile 與 desktop 兩種版本,可只與行動版比較。
  3. 因為是企業內用,點選次數應包含系統對員工認證的過程。

「更易延伸潛在應用服務?」

Bot 服務上線後,未來還能接續擴大相關應用 的空間。例如內部叫修系統 Bot 上線後,相關 系統問題的「快問快答」功能就可以接著整合 進來,如此員工遇到問題打算直接叫修之前, Bot 就能先提供員工「自助」的問題釐清,甚 至解決問題;再來,系統問題能叫修,那麼遇 到非 MIS 類型的問題是否也能線上問機器人? 而「待辦問題」的指派者或管理者也可能期 望 Bot 提供相關統計數據的定期或狀況推播; 系統出現問題的狀況若能由 Bot 直接告知管理 者,讓管理者點一個鈕就能遠端重啟某服務等 情境。評估時,能列的出愈多可行、有價值的 擴充應用情境,此案的投入願景就愈有看頭。

「是否減少用戶對『熟練』系統操作應 投入的思考與記憶?」

白話的說就是直覺度、喜好度等,又稱「人 緣」。這裡比的是較主觀的體驗,原則上這題 也是「加分題」,若第一、二題的綜合結果是 Bot 小贏(平手或小輸可能都不構成大家再往下討論本提案的動機),透過這題從操作手感 的角度,具體舉出 Bot 操作「易懂、免學」的 例子,就比較有機會讓 Bot 提案在 Part I 達標。

然而,內用系統的操作「直覺度」畢竟不是企 業投資的重要考量,我們也常掛在嘴邊說:舊 系統雖然不直覺,不過也已經習慣了。但仍 有一個內隱的議題值得玩味:不友善(甚至不 合理)的內部系統操作,對員工工作效率、創 意、熱情等正面因子產生多少消磨?當員工天 天都必須用它,影響會不會進一步擴及到企業 文化?(筆者到是常聽到客戶抱怨內部系統)

Part II
開發者效益 ─ 講的是投報率

「更易開發、建置、維護?」就是開發成本的 投入,如果企業原來就打算以其他方式(如寫 App)來開發服務,那麼最終要拿兩種技術的投 入成本與兩種技術產生的服務功能特性做交叉比 較,比較手法須視企業內規與習慣來進行。純就 開發 App 與 Bot 成本的比較,通常是 Bot 省錢。

另外,Bot 開發投報率較不容易完全量化, click count 減少或許可勉強反推所有員工一段 時間省下的工作期間人時 (或人天),但這個 小小數據不足以代表操作者身心被釋放的無 形、連鎖效果,以及企業創新思維因此向前 推進的輻度。

腳本「有感度」評估

我們評估 Bot 腳本「有感」程度其實有個簡易 方法。此方法或許能對前述「腳本具體化」或 「價值評估 Part I」產生更多構想上的補強。

它的推理邏輯是:若能讓用戶在既有服務操作 上減少一分「費心」,就能讓用戶多得到一 分作業的「輕鬆」度;「輕鬆」程度拉抬得越高,用戶的「有感度」就愈高。如果我們把 「有感度」量化為「等級」分數,就能比較不 同 Bot 腳本的「潛力」,因為一切都是預估, 所以「有感度」等於「潛力」。分數計算定義 規範如下:

第1級

用戶「主動」找 Bot 做一件事,且這件事透 過 Bot 協助確有其價值。因為有價值,所以此 腳本能拿到代表其價值的基本分 1 分。而由於 這類作業都是用戶「主動」發起,基本上還是 讓使用者「費心」去做了「找 Bot 做事」的決 定,所以這種 Bot 只能拿 1 分。

第2級

Bot 主動推播用戶此時此刻需要關注的資訊, 此時用戶是「被動」的,這類作業無需使用者 「費心」要求 Bot 查找資料,故有感度再加 1 分。

第 3 級(含)以上

已經獲得級別 1、2 的腳本增加了後續服務,這些擴充情境若能延續「用戶被動」的特性, 則每加一段延續作業加 1 分。
因為每一次的「被動」就好比是一次用戶體驗 的「驚喜」(這有如行銷行業談的 KANO 模 型產品功能分類中的「興奮型」功能),在 一次未完結的對話中,連續出現驚喜的次數越 多,當然分數應該愈高。以下舉「工作日誌」 機器人來講解其算法:

  1. 員工每天找 Bot 填寫日誌內容,此作業管道 比原系統操作方便:1 級。
  2. Bot 主動告知用戶可做排程設定(讓日誌定時推送給員工):2 級;日誌每日定時推播到某員工手上:2 級。
  3. 員工收到提醒,「被動」的要開始填日誌(原 2 級),但看到 Bot 此時提出「內容比照 昨日」的自動填報選項,故高興(驚喜)的 點選它,完成今日填報:3 級(2+1)。
  4. 承上(3級),日誌送出後,Bot 分析此員 工所填技術關鍵字,主動提示從 KM 系統中 比對出的可參考資料或專家名單,故此員工 就點了其中幾個連結做延伸閱讀:4級(3+ 1)。

所以,不同級別的腳本對用戶感受的差異應該 是明顯、而且可累加的,有了這個比較基準, 我們就能較客觀的做比較。綜整有感度(或 說潛力)的評估模式。Bot 腳本可延伸服務類 型,及其所擴展的服務能獲得的有感分數對照 可參考示意圖。

談到 Bot 應用,大家聽過或使用過的情境多半 與銀行、醫療、行銷導購等坊間服務有關, 這些情境的目標客群就是我們每一個人,不 論您的職業、專長、與習慣,全民都是「end user」,所以使用的滿意度較難衡量,也不容 易同時滿足多重期望。

本文則以企業內機器人應用為主軸,用戶族群 與 Bot 服務內容、技術都能掌握在可控範圍, 較能有效確保機器人服務的品質。前述所做的 相關分析規劃及工作方法建議,希望能對企業 內部資訊單位或權責部門省一些心力,期待大 家都能善用這個新平台,建立更創新有效的工 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