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智慧對話平台開啟無限可能
2021 07月 101
前往目錄
全球在 COVID-19 影響下,街道商店冷 冷清清,時間彷彿靜止了,許多實體 的活動及交流,似乎在一瞬間凍結。但生命 會找到出路,生活總要繼續,網路及各類虛 擬活動取而代之。而各項研發及科技發展亦 不停歇,除疫苗技術在大量資金挹注下瞬間 爆發與突破外,人工智慧、太空科技、自駕 車等尖端科技的發展亦無停歇。

全球在 COVID-19 影響下,街道商店冷冷清清,時間彷彿靜止了,許多實體的活動及交流,似乎在一瞬間凍結。但生命會找到出路,生活總要繼續,網路及各類虛擬活動取而代之。而各項研發及科技發展亦不停歇,除疫苗技術在大量資金挹注下瞬間爆發與突破外,人工智慧、太空科技、自駕車等尖端科技的發展亦無停歇。在 Gartner「2021 年九大策略科技趨勢」報告中指出,「行為網路」(Internet of Behavior,IoB) 科技大量應用於防疫決策及應變措施中,協助防疫、抗疫等各類資料收集和使用,包括疫情熱區的公布、細胞簡訊廣播等。

近年來在大數據和運算環境的大幅提昇下,人工智慧加乘深度學習的推波助瀾,在影像、語音辨識以及特定領域, 如:AlphaGo 等應用上獲得極大的成功。即使是不熟悉它們的人也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些新技術,AI 與 ML(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 ) 正改變著我們生活的習慣,從一系列智慧設備到使用習慣分析推薦, 像是Netflix,再 到諸如 Siri、Alexa 和Google Home 等多元產品,人工智慧已成為日常生活中許多現代技術舒適感的力量。

第三波人工智慧:XAI -可解釋的 AI

儘管如此,深度學習這種端到端的學習方式,需藉由大量的訓練資料輸入,建立神經網路模型,整個學習和預測過程是不透明且缺乏可解釋性的,使用者無法具體理解模型學到哪些有效特徵,進而做出判斷。尤其當新聞報導無人自駕車事故等,牽涉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黑盒(Black box)問題時,更容易受到廣泛關注。基於信任和安全考量,在許多關鍵領域的應用,如:智慧醫療、自動駕駛、貸款信用評估和理賠風險評估等金融領域,人們對於現行深度學習「黑盒子」的算法,有著莫大的存疑,也造成 AI 推進上的阻礙。尤其,GDPR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一般資料保護規範 ) 上路後, 其中的透明處理原則,就賦予民眾有權要求解釋 (right to explanation)、拒絕適用 (right not to be subject)的權利,對要求解釋AI如何判斷,也讓打開AI黑箱的挑戰越顯嚴峻且關鍵。

為使AI推廣到更多領域,模型可解釋性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美國國防部在 2016 年 提 出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AI) 補助計畫,旨在建設全新的且具有更好可解釋性、更易為人所理解的機器學習模型。如計畫中在貓的辨識任務中,新模型不僅告訴你這是一隻貓,還告訴你是因為觀察到貓所特有的爪子和 耳朵等特徵,而做出這是貓的判斷。

他們認為第三波人工智慧除學習和感知能力外,更要具備抽象化及推理能力,能回答人們提問,包括為何AI決定這麼做?為何不那麼做?為何可以成功?為何會失敗?為何人們可以信任 AI?人們該如何修正錯誤?等問題。而未來無論在協助醫療診斷,或是囚犯假釋判斷等,都可藉由理解模型是如何做出決策,以判斷結果是否合理,進而改善模型,甚至發覺因資料偏差 (bias),所造成的模型問題。更甚一步,可結合實證科學來驗證模型中所觀察到新現象及因果關係,幫助人類從大量數據中萃取出新知識。

封面故事 智慧對話平台開啟無限可能 1

可解釋 AI 的契機:知識圖譜
(Knowledge Graph)

「語言」是人類之間溝通最直接的工具,如我們期望能透過此最自然簡單的方式和「機器人」互動,那它就得具備自然語言理解的能力,能夠聽得懂人話。然而自然語言是非常複雜的,舉例來說,「我們研究所有東西」,到底是「我們/研究所/有東西」還是「我們研究/所有東西/」呢?

自然語言有歧義性、多樣性,語意理解有模糊性且依賴背景關係。人們之所以能夠很自然地理解彼此的語言,是因為彼此有著類似的生活體驗與教育背景等,從而形成類似的背景知識。而累積在後的龐大背景知識,讓我們可以僅透過有限的簡單字句,就能理解彼此進行溝通。而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 就類似這樣的結構化背景知識,可作為機器人自然語言理解的根本支柱,能在特定領域應用上,展現其應用價值。以下圖美國影視明星知識圖譜為例,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結合知識圖譜,機器人能夠正確回答「誰是阿湯哥?」、「阿湯哥的年紀?」「阿湯哥演過哪些電影?」「阿湯哥有幾小孩?」等問題。

人類傾向於利用概念、屬性、關係這些認知的基本元素去解釋現象與事實。而對於機器而言,這些都表達在知識圖譜裡面。因此,知識圖譜的應用讓模型具有充分的可解釋性與透明度。正是在知識圖譜的支撐下,機器才能理解搜尋關鍵字,從而實現從搜尋直接通往答案,繼續往未來的人工智慧邁進。若要機器人讀得懂像”單身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誰都看不上,二是誰都看不上。”這樣的深度意涵,那就恐非一朝一夕了!

封面故事 智慧對話平台開啟無限可能 2

知識圖譜的應用廣泛,除自然語言理解外,亦可用於推薦系統、客戶輪廓分析、洗錢防詐騙等,當然如何有效建構出豐富 正確的知識圖譜,那就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一致性的全面體驗:對話式使用介面01 3封面故事 智慧對話平台開啟無限可能 4
(Conversational User Interface)

若人工智慧與知識圖譜是智慧系統的中樞,人機互動就是訊息傳達及溝通的關鍵介面。應用系統與服務的操作介面,從傳統的終端機、視窗、網頁,以至行動化應用,儘管個別系統功能頁面設計的 UI/UX 與優使性日益精進,但往往因系統廠商與開發者眾多,操作介面缺乏一致性,造成使用者的學習困擾及系統應用的障礙。近年隨著行動化及語音辨識技術的發展,即時通訊軟體因其對話式使用介面 (Conversational User Interface,CUI) 的直覺性、方便性與即時互動性,已取代社群軟體,成為最熱門普及的行動化應用。透過點選、滑動、語音及文字等自然簡單且一致的互動方式,來進行人與人、人與系統間的訊息傳遞及資訊應用。

除使用介面一致性,跨組織單位與系統間 的聯繫對企業營運流程與管理實務更是不可或缺,以製程品質異常處理為例,當某製程良率過低影響交期時,需儘速成立 包括生管、品質、製程或設備、研發等的應變小組,並即時通知受影響訂單的負責業務,儘早與客戶溝通和因應。如右圖所示,負責業務收到即時推播通知時,可立即點選查詢訂單的交貨及生產狀況,進入應變小組的討論群組,了解問題分析與處 理狀況後,點選客戶聯絡資訊,即刻撥打電話與之聯繫。

上述體驗即是Gartner在2021年九大策略科技趨勢報告中指出的「全面體驗」

(Total Experience):將各種體驗、客戶體驗、員工體驗和使用者體驗緊密地聯繫結合,而非單獨的一項一項改進,目標是改善從技術到員工、到客戶和使用者之間交疊的整體體驗,提升業務成效,使企業能以一種難以被複製的方式與競爭對手區隔,創造競爭優勢。

藉由如下圖所示的對話服務平台和即時通訊工具,企業可視其流程和管理實務,設計與優化其決策模式及使用情境,進行多系統間的連結及知識應用,結合團隊協工具,以建立出獨特具競爭力的全面體驗。

「日子不會停,只是過去;生命不會停, 只有奔老;如果疫情也不停,我們就要有長路協行的準備」~摘自台北榮總張德明 前院長的在黑暗中引領光明前行!

疫情像是障礙賽的關卡,有人在此卡關停 頓,有人迅速因應突圍,勝出與否端看企業和個人的選擇!

封面故事 智慧對話平台開啟無限可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