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決知識化技術 以 8D report 為例
企業遇到重大問題時,將其解決的方法、 過程及結果知識化,有許多好處。透過可自行定義欄位及視覺化流程的平台(圖1)、 累積解決客訴案件的經歷,長遠來看,我們淬鍊出解決問題的專家,於解決問題的手法或解決問題的分析能力,提升各個環節專業領域的技術能力。
圖1:可自行定義欄位及視覺化流程的平台
我們找到許多問題的真因、可以回饋到失效模式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作為產品開發時參考的案件。我們累積了大量的各種數據,可以做為日後比對或分析。不同廠區,不同製程,不同產品,透過合宜的權限控管,可以適度地開放分享與學習。在企業內部平台中討論互動、遠比在開放平台如 LINE 或 Facebook 上溝通、多了安全感, 對於有疑慮的地方,深層的內隱知識,更可以盡情溝通發揮。在一問一答中抽絲剝繭,知識化過程一步一腳印脈絡清晰,找到答案更找到方法。
在問題處理當下,亦可感受到知識化所帶來的便利。過往沒有知識化技術的情境下,每個環節是散落與獨立的。接收客訴立案是一個區塊,分析與處理一塊,後續的解決對策是一塊,回饋到流程改善等都需以人工的方式彙整,整個過程的串接因為接手單位的不同而分散,大量的郵件及錯綜複雜的檔案、讓團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顯得緩慢,不夠精實與沒有效率。
經過知識化的技術,首先就能將問題作合適的分類,而且是多個維度的,我們可依照客戶、製程、廠區等通知負責的工程師或品保 人員來了解與共同解決問題。 我們也可以全文搜尋或關鍵字找到過往曾經處理過相似問題的人、找到內部有經驗的專家。
圖2:可彈性擴充的企業內部使用分析工具手法
解決問題的過程會使用到許多種問題解決的手法與工具(圖2)。尉繚子在兵制中提到、 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形乃明。過往企業內部透過提供空白的報告書撰寫範本、現在知識化的技術將此部分 e 化、以流程圖的方式更直覺地在電腦中、 依照企業內部定義的問題解決手法、讓同仁可以根據表格的引導,留下寶貴的經驗紀錄。讓新手不再擔心該如何撰寫 8D report 才不會被客戶退件。
每個案例依其問題面向不同、是否可進一步當案例或是適合哪類新人學習。可透過多維度的分類讓這些歷史變成有價值的教材方便 應用。案例是否跟某個 SOP 相關、可以將相關的連結串在一起。讓企業內部的知識以點線面的方式有層次的呈現並且精彩的環環相扣串在一起。
問題解決知識化的技術實現了 Chris S.p.Visser 在 8D problem solving explained 提到的 takes you to the core of the method, bringing your knowledge of the problem solving methodology to an expert level.
8D report 精神與定義

出處:Chris S.P.Visser,2017
D1:在碼表最外圍的一整圈是建立解決問題小組。Team or Group?在以和為貴的華人世界、 我們習慣找團體中德高望重的人當委員會的總召,總召帶入合作過有默契的團隊人馬。這樣的做法未必一定不好、但是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查理斯‧凱普納與班傑明‧崔果在新版問題分析與決策中提到的觀念。構成一個能夠凝聚在一起,具有工作機能的團體要素,乃是要彼此都能了解對方、彼此清楚對方需求並能知道如何適應個人的特質。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但這樣只能稱作是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體 (group) 卻不是團隊 (Team)。
一個團隊的建立,主要是基於成員在追求特定目標上的技術能力。就像一個球隊不會只是單純的因為成員喜歡在一起就能贏得比賽。能贏得比賽的團隊經過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特色。
1. 團隊成員都是獨特的專家貢獻其獨特的學 識和經驗。
2. 明確的目標與堅定的心態。
3. 共通的準則和程序讓每個球員清楚知道自己要做甚麼。
4. 好的協調溝通。
如今資訊科技的技術已能協助我們在平台中找到特殊領域的專家、亦可方便的查詢專家過往的論述與提出的報告等等。
圖4:有系統的蒐集證物與事實
D2:在碼表的中心一個小圓圈是描述問題。 問題描述就是核心,其他的 D3~D8 加上外圍的 D1 都環繞著他。可以說是整個環節中最重要的部份。如何描述問題就有許多種作法、常見的有運用 4W2H (WHO、WHAT、 WHERE、WHEN、HOW、HOW OFTEN) 向團隊說明誰發生了甚麼在何時何地、嚴重程度、發生的頻率以及目前的狀態等等。在這個步驟盡可能地蒐集證物、正確的事實。最好有事件發生流程說明、協助團隊成員快速掌握問題(圖4)。
D3 : 在碼表中以順時針方向展開的第一個小區塊是暫時性對策,這個步驟會一直持續直到 D7 產生。問題發生時不管是否已經找出 真因、都必須有一些暫時性的對策、對於已知的問題先做好止血動作、這個過程必須留意要回報處理進度及處理成效(右頁圖5)、 視實際狀況調整這個暫時性策略、直到 D7 有明確的方案出來可以取代暫時性策略。
圖5:回報處理狀況
D4 : 在碼表中以順時針方向展開的第二個小區塊是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這個步驟常見的工具有柏拉圖、魚骨圖、原因樹等等...找 出幾組可能的原因與 D2 的問題描述做比對、從中篩出最有可能的原因。這是華人在從小到大的學習環境中相當缺乏練習的、因此很容易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失去客觀性、依賴過去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事件。這種習慣需要打破、需要毅力、方法、系統有效協 助(下頁圖6)。
圖6:分析脈絡清楚留存並回饋到FMEA中
D5: 在碼表中以順時針方向展開的第三個小區塊是選擇永久對策。根據真正原因可能會有好幾種解決對策與方法。需再根據時間、成本以及實施後是否有其他副作用或影響進行評估找出最合適的永久對策。
D6 : 在碼表中以順時針方向展開的第四個小區塊是執行及驗證永久對策。如果驗證結果發現問題仍然持續發生、必須回到 D3 重新找到真正原因。
D7 : 在碼表中以順時針方向展開的第五個小區塊是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大部分 ISO 認證的公司會修改 SOP,讓相似的流程或產品在日後可以避免同樣的問題再發生,不貳過的實現 (圖7)。
圖7:連結回SOP不貳過
D8 : 在碼表中以順時針方向展開的最後一個小區塊是感謝團隊。讓企業的員工有這樣樂於解決問題的 DNA、所以對於員工運用這套邏輯程序解決問題時應給予獎勵,增加其成就感、先讓大家喜歡使用慢慢演變成自發的思考及工作方式。
8D report 知識化才是提升品質的最佳利器
從時間軸來看、8D report 是一個複雜動態、步驟行進中無法很單純的切割。例如 D1 的人可能異動、D3 的暫時性對策在最後的解決方案沒出來前、必須視實際情況修正及回報執行狀況成效,整個過程團隊間的互動必須密切, 並且進行大量的資訊與知識交換。整個過程散落在客訴系統、ISO 文管系統、會議系統、 專案系統、FMEA 等、這次我們以 8D report 這個應用情境為主軸做知識化的說明。叡揚資訊團隊瞭解客戶的困難與需求後、開發出來的 PSMS 平台可依其企業內部的問題解決方法步驟自行定義輸入欄位有效完成報告 (圖8)。
圖8:報告上傳
有效於各個特定領域例如產品、製程、機台等蒐集累積知識。結合知識平台搭配權限控管、讓企業內部同仁於工作中可快速的透過 搜尋引擎找到相關報告資訊(圖9)。
圖9:全文搜尋
問題分析解決系統得到客戶青睞的三大特色:
(1)系統可以整合製造執行系統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 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 或者透過交換介面整合機台設備的數據資訊,將佐證資料一併整合至知識庫。
(2)知識分享止血方案以及永久解,遇到緊急問題時可快速檢索類似情境,查詢維度可依常見的分類,找廠區、設備、製程。
(3)人事時地物,屬於企業內部建立綿密的關聯,透過資訊的串接環環相扣、所有的關鍵條件、企業解決問題的流程格式及填寫的欄位都可由企業自行定義與維護、友善的擴充彈性。
這一次乘著工業 4.0 的浪潮、叡揚資訊隆重巨獻問題分析解決系統 (Problem Solving Management System, PSMS),此突破性的系統打造完美,貼近製造業運作的知識資訊平台,陪著企業力拚資訊爆炸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