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S 資安電子報 0235 期【從 SAST 到全方位防護:現代應用程式安全的雲端進化】

訂閱電子報
2025-08-06 00:00
翻譯及整理:叡揚資訊 資安直屬事業處

從 SAST 到全方位防護:現代應用程式安全的雲端進化

軟體開發已經歷了劇烈的演變。從一開始單純的單體式程式碼庫,轉變為如今由自訂程式碼、開源套件、API、容器與雲端基礎架構交織而成的複雜組合。現代開發團隊管理的是一整個生態系,而不只是幾行程式碼。

同樣地,交付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轉變。過去是瀑布式流程,發布頻率低、節奏可預測;而現在則是持續交付的流水線,一天之內可能多次部署程式碼更新。隨著開發速度加快,資安再也無法當成開發流程尾端的最後一道關卡,否則將成為嚴重瓶頸。

這樣的演進促使 DevSecOps 的興起,也就是將資安全面融入開發生命週期中,而不再是開發流程中獨立的階段。資安責任已從專責團隊轉變為由開發人員共同參與的共享模式,如今開發者積極投入應用程式的安全防護。自從 Checkmarx 在 2006 年開創 SAST(靜態應用程式安全測試)以來,該公司也持續發展其解決方案,以因應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

本文將深入探討現代化應用程式資安的實務意涵:為什麼傳統的 SAST 已經不敷使用、現代雲端平台能帶來哪些價值、以及團隊如何在不中斷開發流程的情況下,順利轉型、發揮最大效益。

當開發進入高速時代,資安也要跟上節奏

傳統部署在地端的 SAST 解決方案,為許多企業建立了穩固的資安基礎。然而,隨著開發模式的演進,也出現了不少新的挑戰。

傳統內部部署 SAST 面臨的五大限制:

  • 基礎架構負擔:執行資安掃描需要專屬硬體與軟體授權,不僅耗費 IT 資源也增加維運負擔。
  • 擴展性瓶頸:固定的掃描容量無法因應開發高峰,容易成為交付流程的阻塞點影響產品時程。
  • 整合困難:要與現代 CI/CD 流水線接軌,往往需要額外的客製化整合與專業人力,導入門檻高。
  • 開發者操作不便:工具使用複雜,開發人員可能繞過掃描程序,導致資安盲區與風險擴大。
  • 掃描涵蓋範圍有限:現代應用程式架構不僅有自寫程式碼,還包含 API、容器、雲端服務等,傳統 SAST 對這些元件往往無法提供完整防護,形成保護落差。

軟體開發的演進意味著資安團隊必須更頻繁地掃描更多程式碼,並涵蓋更多技術領域。這種擴展性的挑戰在開發高峰期尤為明顯,因為多個團隊同時需要進行掃描。

雲端原生應用安全如何在既有基礎上進化

如 Checkmarx One 這類現代平台,結合了速度、擴展性和簡單易用的雲端原生功能,不但解決了過去的挑戰,也沒有犧牲安全性。它們保留了傳統 SAST 的優點,同時突破了以往的瓶頸。 

遷移至現代應用安全平台的主要優勢

  • 基礎架構彈性提升:免除硬體採購週期及基礎設施管理,降低 IT 負擔
  • 彈性負載能力:自動調整規模以配合開發工作量,避免高峰期瓶頸
  • 內建整合:提供即用型整合方案,免除客製化連接的複雜性
  • 持續更新:安全引擎自動更新不中斷,確保防護隨時因應新興威脅
  • 全球存取:支援分散團隊,任何地方皆可穩定存取,符合現代工作模式

雲端原生平台有效減輕 IT 壓力,消除掃描延遲,讓安全步調緊跟開發速度。

提升開發者體驗,強化安全防護

開發者是決定安全工具成敗的關鍵。使用體驗順暢,安全機制才會被落實,若不順暢就容易被跳過。Checkmarx One 將安全直接整合到日常工作流程中,提供開發者重要的功能與支援,讓安全更自然融入開發。 

請觀看這段簡短介紹,了解 Checkmarx One 如何將安全帶入 IDE 環境:

 

  • DE 整合:直接嵌入 Visual Studio、VS Code、Eclipse 以及 JetBrains 等開發環境,讓開發者在日常工作中自然執行安全檢測。即使是 ASPM(應用程式安全風險管理)功能,也可在 IDE 內使用,協助團隊優先處理關鍵風險,並管理 AppSec 狀態。這種整合讓安全編碼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自動掃描與註解化的 Pull Request:自動整理軟體開發生命週期中的安全變更。
  • Shift-Left 反饋:在編寫程式碼時即時偵測問題,避免等到後期情境遺失且修正更複雜。
  • 簡易 IDE 安裝:輕量級插件,幾秒鐘內完成安裝。
  • 掃描本地分支:可在 IDE 內掃描本地分支,於部署前發現問題。
  • 原生 DevOps 連結:無縫串接 GitHub、GitLab、Azure DevOps、Bitbucket 等原始碼倉庫及 CI/CD 管線,無需複雜設定。
  • 流程不中斷:維持開發者的工作流程,不需頻繁切換上下文,提高生產力。
  • 自動修復建議:利用 AI 協助提供具體且實用的修復指引,不只是告訴你有問題,更教你怎麼解決。

GitHub 的 Copilot

GitHub 是最早開始支援 MCP 的平台之一,現在已經有專用的 GitHub MCP 伺服器,讓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存取資料、整合功能。

那 Copilot 呢?你可以像連接其他 MCP 客戶端一樣,將 MCP 伺服器連接到 Copilot,但 Copilot 本身也內建了一些類似 MCP 行為的功能,值得注意:

  • 當地情境感知:Copilot 主要是依據你目前開啟的檔案、資料夾結構,以及最近的編輯內容,來提供建議。它會根據你正在處理的程式碼,建立一個「暫時性的情境視窗」。
  • 專案範圍索引:在 Copilot for Business 和 Copilot Chat 中,它能索引並參考整個 repo 裡的其他檔案,不只限於目前編輯的檔案,有點類似短期記憶的效果。
  • Copilot 工作空間(即將推出):GitHub 預告了一項新功能叫 Copilot Workspace,能讓你在整個 repo 裡規劃與執行任務。這項功能未來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具備記憶、會持續追蹤狀態的智慧代理,也可能會導入類似 MCP 的情境共享機制。

傳統的做法是開發者在提交程式碼後才收到安全回饋,而 Checkmarx One 則是在開發過程中即時提供指引。舉例來說,當開發者撰寫出可能有 SQL 注入風險的程式碼時,Checkmarx One 能在他們使用的 IDE 中即時標示問題、解釋相關的安全風險,並建議具體修正方案,甚至在還沒提交程式碼之前就完成。這樣的即時反饋機制,能幫助開發者在程式碼提交前就解決問題,大幅降低漏洞修復所需的時間與成本。

Checkmarx One 同時支援企業級的安全管理功能,包括政策強制執行以及違規時自動中斷建置流程。

超越 SAST 的全方位安全防護

現代應用程式的安全性早已不只侷限於掃描自建程式碼。Checkmarx One 提供的不只是 SAST,更涵蓋整個軟體開發生命週期(SDLC)的安全需求,從開源套件依賴、API 端點,到容器與雲端基礎架構,全面防護。

此外,不同於許多透過併購拼湊而成、使用體驗支離破碎的平台,Checkmarx One 是從零開始打造的完整端到端解決方案,全面整合以下功能與元件:

  • 軟體組件分析(SCA):掃描開源元件中的已知漏洞、授權問題,以及潛藏的惡意套件,協助企業掌握風險來源。
  • 惡意套件防護:運用業界最大惡意套件資料庫,從開發初期到部署階段全面偵測並排除惡意開源元件,降低供應鏈風險。
  • 敏感資訊偵測(Secrets Detection):主動偵測硬編碼的密碼、API 金鑰、存取憑證等敏感資訊,並阻擋含有 secrets 的 Git 提交,避免敏感資料外洩至共用版本庫
  • 儲存庫健康檢查(Repository Health):全面檢視應用程式所依賴的程式碼儲存庫,包含安全性、相依管理與維護狀況,協助提升整體資安成熟度。
  • 動態應用安全測試(DAST):針對執行中的應用進行測試,找出執行時才會暴露的安全弱點,補足靜態掃描的盲點。
  • API 安全檢測:掃描 API 的實作細節,找出未妥善設定的端點與輸入驗證機制,避免資料外洩或被濫用。
  • 基礎架構即程式碼(IaC)安全性:在雲端部署前即時發現 IaC 中的錯誤設定,防止不安全的雲端資源上線。
  • 容器安全性:檢查 Docker 映像檔與 Kubernetes 設定中的漏洞與安全問題,確保容器化環境的穩固性。

每一種分析引擎都針對其專屬領域的安全風險進行檢測,提供了單一測試方法無法涵蓋的全方位保護。Checkmarx One 能同時執行多種掃描類型,並自動整合各引擎的掃描結果,協助資安團隊掌握完整風險全貌。這種跨引擎的脈絡比對,可提升準確率,並根據漏洞背景幫助風險排序、優先處理。

這樣的設計帶來多項關鍵優勢:

  • 全面掌握自建程式碼、第三方元件、執行時行為及基礎設施的安全狀況
  • 精簡工具組合,將多種資安功能整合至同一平台
  • 所有應用元件統一遵循一致的資安政策
  • 符合多項合規要求,並簡化報告產出與稽核流程

對資安團隊而言,這代表更高效率與更完整的風險掌握;對開發者來說,也能擺脫工具間標準不一的困擾,只需遵守單一、清晰的安全準則。

應用程式安全態勢管理(ASPM):規模化落實安全防護

當應用程式資安逐漸成熟,僅靠掃描已無法滿足企業需求。資安團隊需要能全面掌握整體風險態勢、弱點趨勢與策略落實情況,而這正是 ASPM 的核心價值。

Checkmarx One 的 ASPM 能力,協助團隊在企業規模下有效管理 AppSec 作業,具體包括:

  • 以風險為基礎的優先排序:根據實際風險因子(如外部可見度、資料敏感度、可被利用性)評估弱點,協助資源集中在最關鍵的威脅。
  • 全產品線可視性:提供橫跨所有應用程式的統一視角,協助找出共通問題或系統性風險。
  • 政策一致性:透過自動化政策落實機制,在整個組織內標準化安全標準與要求。
  • 安全趨勢分析:透過清晰指標與視覺化報表,追蹤長期改善成效與安全成熟度演進。
  • 弱點關聯性分析:整合不同掃描工具的結果,找出跨測試類型的潛在關聯,揭露更深層的安全模式。

那這樣的 ASPM 架構,讓資安從「工具導向」升級為「策略導向」,是推動 DevSecOps 實踐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這種方法將應用程式資安從過去被動式的「漏洞管理」,轉型為主動出擊的「風險控管」。

與其疲於奔命、四處滅火,資安團隊現在能聚焦在真正高風險、高影響力的問題上,並推動跨團隊的系統性改善。

舉例來說,透過 ASPM 的分析能力,你可能會發現某些開發團隊經常出現相同的資安問題,這就提供了明確的方向來安排精準的教育訓練;又或者,一套特定框架導致大量漏洞集中出現,就能據此展開架構層級的審視與調整。

更進一步,Checkmarx One 將 ASPM 的功能直接整合進 IDE(整合式開發環境)中,讓開發人員在日常開發時就能意識到自身的安全態勢,將資安管理落實在開發流程最前線。

AI 提升應用程式資安效能

AI 功能不只優化開發者工作流程,也強化資安團隊的能力。

Checkmarx One 將人工智慧整合進應用程式資安流程中,提供一系列工具,協助開發者與資安專業人員更高效地發現並解決弱點:

  • AI 安全程式碼助理(ASCA):ASCA 可在開發者撰寫程式碼的同時即時掃描,提示違反安全最佳實務的寫法。若結合 GitHub Copilot 等工具,還能即時提供修復建議程式碼片段,協助快速修正。
  • AI 資安冠軍:針對 SAST 和基礎架構即程式碼(IaC)掃描所發現的弱點,提供由生成式 AI 生成的修復建議,幫助開發者在原本的開發環境中就能理解問題並快速修補。
  • AI 查詢建構器:協助資安團隊撰寫自訂查詢規則,用於 SAST 與 IaC 掃描。透過生成式 AI,能大幅簡化撰寫與調整查詢條件的過程,使團隊能依照應用程式特性進行精準檢測。
  • 整合生成式 AI 工具:Checkmarx One 支援與 GitHub Copilot、ChatGPT 等平台整合,協助開發團隊更早在開發階段即發現潛在漏洞,避免弱點流入產品。

這些 AI 驅動的功能,能顯著提升應用程式資安效能,讓團隊能更快速、準確地辨識並修補弱點。

支援您的 DevSecOps 轉型之路

導入 DevSecOps 不只是換一套工具,更需要一個能真正串聯開發與資安流程的平台。整合必須簡單、即插即用。在 DevOps 與持續交付成為主流的今天,您的資安工具也應該能無縫嵌入開發流程,不需繁複的部署作業。Checkmarx One 正是為此而設計,透過以下方式協助您完成轉型:

  • 統一可視化:透過儀表板,一眼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安全狀況
  • 智慧風險排序:以多項風險因子計算優先順序,突顯最關鍵的問題
  • 自動化治理:自動執行資安政策,避免人工作業與流程瓶頸
  • 串聯洞察:跨測試類型與應用整合分析結果,提供全局性見解

導入 Checkmarx One 的企業普遍回報:部署速度大幅提升,同時不犧牲安全性。透過在開發流程各階段嵌入資安檢查,而非集中在流程尾端,團隊能更早發現問題,並在最容易且成本最低的時機進行修復。

這種做法也大幅改善了資安團隊與開發團隊之間的合作。透過共享的可視化畫面與明確的指標,雙方不再陷入傳統那種「這問題到底算不算風險」的拉鋸戰,而是能攜手專注於持續強化應用程式的安全性。

讓遷移更務實、更安心

在企業導入雲端平台的過程中,資安考量經常成為最大的障礙之一。Checkmarx One 正面迎戰這些疑慮,提供企業級的資安防護機制:

平台本身的資安保障

  • Checkmarx One 透過以下措施,確保平台本身具備高標準的安全性:
  • 端對端加密:無論是程式碼或掃描結果,在傳輸中與儲存時皆進行加密
  • 細緻的角色權限控管:支援與地端部署相當甚至更嚴格的存取權限設定
  • 國際資安認證:通過 SOC 2 Type II 與 ISO 27001 認證,資安制度經得起考驗
  • 定期滲透測試與弱點評估:持續檢驗平台的安全性,確保防線無虞

過渡期間持續維持防護

Checkmarx One 的遷移流程設計周延,確保轉換過程不中斷資安控管:

  • 雙平台並行運作:在轉換期間,新舊平台同時運作,確保不中斷
  • 逐步遷移應用:每一階段都經過驗證,避免一次性轉移造成風險
  • 政策一致性驗證:確保遷移後的資安標準與原本相符或更嚴謹
  • 結果比對分析:比對新舊平台的偵測結果,驗證偵測能力是否一致
  • 明確的里程碑與成功標準:讓每一步進度透明、可追蹤、有依據

這種有系統的遷移方式,確保在整個過程中持續維持防護,讓組織能以自己的節奏前進,避免安全漏洞的產生。當用戶從 CxSAST 遷移到 Checkmarx One 時,可以帶入:

  • 現有用戶並擴展身份管理
  • 先前的風險分級工作
  • 先前自訂的預設設定
  • 先前自訂的查詢條

實務上的意義是什麼?

舉例來說,一家美國大型金融機構近期從本地部署的 SAST 升級到 Checkmarx One:透過遷移,他們優化了工作流程並提升效率。

結果如何?掃描量提升了 2000%,漏洞累積率降至 0%。透過進化您的應用安全策略,您能更快速推進、降低風險,並更有信心地開發軟體。

相關文章

保險業資安挑戰升溫!叡揚資訊攜Bitsight 推動企業供應鏈資安治理新標準

台灣知名保險平台服務商近日爆發重大資安事件,駭客聲稱竊得逾 20GB 機密資料,並揚言公開,恐波及超過 152 萬筆保戶個資。這起事件不僅震撼保險產業,更揭示出企業面臨的資安風險早已超越企業本身,過去所信任的軟體系統已不再安全,第三方平台與供應商成為駭客攻擊的新破口。
2025/06/19

叡揚資訊攜手復興高中舉辦「程式安全黑客松」 落實產學合作、強化資安人才即戰力

為落實與學界合作並響應政府推動資安人才培育政策,叡揚資訊有限公司於5月3日至4日參與由教育部資訊安全人才培育計畫主辦、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協辦的「北區高中職程式安全黑客松工作坊」,並擔任活動贊助單位,提供資安講師資源、實作工具支援與相關活動物資
2025/06/04

「2025 安全達人養成計劃」正式開放報名 歷屆參加者分享實戰經驗邀你挑戰最強資...

由叡揚資訊主辦的《安全達人養成計劃》2025 年度活動已正式啟動。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止,參與者可免費報名並使用 Secure Code Warrior(SCW)線上安全程式培訓平台進行線上學習,並於 6 月 23 日至 6 月 27 日參加「線上資安戰士挑戰賽」。
2025/06/02

叡揚資訊與復興高中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 攜手培育資安新世代

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與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於近日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資訊安全教育、人才培育及實習計劃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此舉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更能有效提升學生未來升學及就業所需的專業技能。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