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刊登:DIGITIMES刊登日期:2012/08/29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id=0000299972_DZY80JYU89HAJ71L5PUMJ&ct=1#ixzz24zRcmbaT
從近年的市場競爭演變來看,企業若守舊缺乏創新便容易病入膏肓,就算曾經風光輝煌一時,畫地自限的結果是一旦發現大勢已去,往往如同風中殘燭,淪為被淘汰或是等待熄燈的命運。
台灣素以製造業聞名,但往往容易陷入低毛利競爭的紅海惡性循環中。為了永續發展,創造New business model是生存的唯一道路,台灣某龍頭筆記型電腦代工大廠,突破舊思維,從「人」下手改造,希望藉由知識管理(KM),達成「創新」的目的,透過鼓勵創新、激發創意、內部創業,塑造人才與知識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並強化市場競爭力。
新想法、新設計、新技術,不可能是在無數會議中就可以誕生的。這些珍貴的無形寶藏,可能是在閱讀某篇文章、參與某場研討會、回溯某個研發經驗、或是拜訪某位客戶中靈光一閃而出現,如果無法記錄、討論、傳承,往往一閃即逝,實為可惜。
放大 Vitals/KM促動企業內部知識活化,激發創造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因此該電子大廠透過架構知識管理平台,把「知識庫、知識達人、知識社群」三者彼此連結,促動內部知識的能量,同時確保在資訊或技術爆發性成長下,能增加轉換為有效率行動的知識,並藉由知識系統的搜尋、標籤、社群、權限、收藏訂閱等功能,在使用時更人性化、個人化、實用化。
例如:產線生產的SOP及相關管理應變知識,並非如同操作手冊般死板板,藉由KM傳承記錄經驗,更多實務經歷可以清楚被了解活用或再精進;業務單位與客戶的應對進退、每一家客戶的屬性、每一國的採購特色以及市場的需求趨勢,都被完整收集在KM裡,同仁不但可以更快取得資訊,同時搭配互動討論回覆功能檢討錯誤,未來衝刺時也更有軌跡可循;研發設計單位需要龐大的資料庫,透過KM的收集及分享,如整合主要產業研究機構之報告及訊息、總裁開講、博理Innovation、MRD Forum、學習等知識文件,透過KM訂閱功能可以隨時隨地吸取所需資訊,讓研發標的與效率能發揮到最大效益。
此外,KM系統可以跳脫對新進人員的傳統教育訓練方式,幫助降低所耗費的時間與物力。KM系統能夠跨越教材限制,利用效益更高的單一平台,整合新進人員訓練的相關資訊以降低成本,並搭配內部各單位留存的知識經驗,達到加速新人上手的目的;同時藉由整合現有知識庫,從知識創造、整理、儲存、擴散、應用、推演,加速知識的搜尋、分享與再利用;並推展知識社群發展,讓內隱知識、外顯知識到電子化知識,一同促進知識互動、團隊學習及協同合作。
最後,因應集團人數眾多,分享互動可以激發更多火花,故於KM系統建置特定主題知識社群,讓各關係人能夠利用社群平台相互討論與分享個人知識,透過即時的互動關係挖掘隱性知識、激發創造力、加速溝通,期望創造集團新一波的黃金時代。(本文由叡揚資訊知識生產力國際事業處產品服務部經理李政權提供,吳冠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