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管理
叡揚資訊善用科技力,攜手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啟動數位轉型
前往目錄

一分鐘看問題

導入單位

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


面臨挑戰

  • 為了讓病友能夠獲得最完整的資訊及醫療協助,協會為每位病友根據症狀的不同及手術內容不同, 製作客製化的手術說明書,隨著協會規模擴大,幫助的病友也越來越多,人力也不堪負荷
  • 協會的精神感染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醫師一同加入,也增加了協會的影響力,為了讓醫師能夠建立病 歷資料庫,供其他醫師參考,以往都是手動由人員 Key 入,但資料量大,也讓業務人員困在重複登 打資料的處境中

 


導入效益

  • RPA 協助接手工作量大、重複性的工作,針對不同醫師設計不同規則,協助業務人員將病歷資料建 檔,讓病歷資訊一目了然,也將業務人員從枯燥的工作內容釋放,能夠將更多時間放在協助病友等 更高價值的事情上
  • 根據 RPA 的特性,將需要製作手術說明書的內容資料結構化,讓 RPA 自動操作設計軟體,將客製 化的內容插入,並根據症狀及手術術式不同,剪接必要的資訊供病友閱覽,原人工操作一份手術說 明書約需 0.5 個小時,交由 RPA 後,1 個小時內可將一位醫師所需的說明書製作完成 ( 約 10-15 位 病友 ) • 透過叡揚資訊顧問的技術轉移教育訓練,教導業務人員透過 Low code 工具開發新的流程自動化機 器人,提升數位轉型的速度
非營利組織目標遠大,但往往受限於人力和資源,難以擴大發展。叡揚資訊協助中華民國癌關懷協會應用數位工具,提升自動化能力,就像有了二十四小時待命的工讀生,既節省人力,也為病患關懷創造更大價值。

LIU 1984

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與叡揚資訊團隊在數位轉型的路上攜手前進,彼此關係形同家人

距離臺北榮總步行約十分鐘的路程,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兩層樓高的據點,仿如一處溫馨的小窩。保留一樓作為辦公空間,走上二樓視線豁然開朗,一整面的格子窗景引進戶外綠意,中島吧台、開放式廚房、健身車、按摩椅、書籍等設施一應俱全。除了提供病患諮詢、經驗交流、舉辦醫師培訓等活動,這裡也是病患北上就醫、復診時的短暫住所,讓病患及家屬在候診空檔可以有個喘息的空間。

骨肉癌病例少家屬主動發起成立關懷組織

「骨肉癌的病患人數很少,而且好發於國小到高中時期,不管是對家庭或病患學習都有很大影響。」臺北榮總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理事長吳博貴指出,骨肉癌病例每年約 80 到 120 人,相較於其他癌症,可以獲取的醫療、關懷等資訊較少,經常被誤判為生長痛或運動傷害,甚至因為錯誤的治療方式而導致病情惡化。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創始人謙爸(陳木義)及亭君媽(葉玉姬),有感於在病房所受到的醫護及家屬間的關懷,希望能協助病人與家屬度過治療前後的徬徨不安,於是號召理念相同的家庭及愛心人士,由謙爸擔任總發起人,歷經年餘的公文往返,「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於 2010 年底正式成立。

「很多人在得到癌症之後,第一件事是先上網搜尋,看前人的治療經驗如何,同時必須找到值得信任與專業的醫師。」可是骨肉癌的病例少,吳博貴除了架設網站撰寫衛教文章,讓病患及家屬了解後續的治療方式,也經常和謙爸到各國中小、高中進行衛教,希望能培養學生正確的醫療知識,避免延誤就醫。

投入數位轉型流程自動化提升工作價值 

然而,非營利組織人力有限,無法每年都到校宣導。「我們開始做一些轉型,與教育局單位合作,製作卡通影片或漫畫,希望做一次工就能持續發揮效益。」另一方面,隨著病患人數逐年增加,吳博貴也希望能利用數位工具改善工作流程。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在叡揚資訊協助下,導入流程自動化機器人與聊天機器人,讓協會人員得以從繁瑣的資料處理中解放,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關懷病人及家屬。

吳博貴解釋,骨肉癌治療要先經過兩個半月的化療,才能進行手術,而術後還有長達十個月的化療、復健,醫師往往會建議家長先讓孩子休學一年。「對小朋友來說,一開始可能會哭,可是過了一、兩週就習慣了,反而是父母承受比較大的壓力。」除了安撫父母,避免陷入自責的情緒,透過「學長、學弟」的經驗傳承,可讓他們了解治療這一年將經歷的事務,以及如何照顧孩子。有了成功的治療案例在前,病患家長對醫院也會更有信心。治療前後的繁瑣程序,則由協會人員協助串接。過去要為每位病患設置一個資料夾,利用 Google 行事曆管理門診、檢查預約,一旦有行程產生異動,就得手動更新。可是在建置叡揚資訊流程自動化機器人之後,不管是患者資料建檔、門診時間安排、客製化衛教表單,全部都轉為自動化管理。在叡揚資訊技術顧問指導下,協會人員也學會如何運用流程自動化機器人來建立新的工作流程,後續新增工作事項或調整作業流程都很便利。

1703065715989

1703065944052

「這一年來,病人的各項申請或檢查,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沒有遺漏;節省的人力時間,用來設計、舉辦病人關懷等公益活動,也較以往增加了兩、三倍。」吳博貴滿意地說。

落實 ESG貢獻資訊科技專長為社會服務

叡揚資訊系統直屬事業處處長何玉雲指出,非營利組織有遠大良善的目標,但往往受限於人力和資源,難以擴大發展。如果能提早投入數位轉型,透過自動化工具協助處理減輕工作量,可使人員專注在最核心的業務上。「叡揚長期致力於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我們發揮資訊科技的專業,協助中華民國骨肉癌關懷協會進行數位化,善盡社會責任,回饋社會。」現在協會每年舉辦兩次醫師培訓,配合住院醫師的訓練,讓每位醫師在成為主治醫師之前,可以充分了解骨肉癌的治療方式。「如果每個鄉鎮都有一、兩位醫師能做骨檢,就能避免誤診或錯誤治療,一些比較簡單的腫癌也可以就近治療。」 對於未來發展,吳博貴還有很多想法,而數位工具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