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S 資安電子報 0234 期【資安長的選擇題:勒索攻擊來襲,零信任與韌性如何決策? 】

訂閱電子報
2025-07-01 00:00
翻譯及整理:叡揚資訊 資安直屬事業處
 

贖金禁令反效果?資安保險仍暗藏風險?資安長必知的核心關鍵

網路犯罪不僅是一種技術威脅,它是一門蓬勃發展的全球性生意。而在理解這門生意的演變過程上,很少有人比布萊恩・博提格(Brian Boetig)更具洞察力。布萊恩擁有超過 35 年的國安與公共安全資歷,曾擔任 FBI 助理局長、美國外交官、中情局聯絡官,以及國際顧問公司的合夥人。目前他是 Global Trace 的首席顧問,致力於協助企業建立網路韌性。

在本篇文章中,布萊恩分享了他如何運用執法與情報經驗影響他今日的資安觀點,他也深入解析了,為何威脅行為者能夠搶占先機,而企業往往因應不足而處於劣勢。

 

從搶劫商店到數位勒索

布萊恩的調查橫跨國際綁架到本土的數位勒索。這些犯罪之間的共通點是什麼?「掌握籌碼」的手段與目的。

布萊恩說:「我們處理綁架勒索的方式,就和現在應對勒索軟體的方式相似」「你知道是誰做的、知道他們的作法,甚至知道該怎麼談判。這就是一種商業模式,而且他們的運作比一些合法企業還要有效率。」他指出,網路犯罪在經濟學層面上對攻擊者極為有利。布萊恩說「如果你在實體店鋪搶了 50 美元,整個警察小組都會出動」「但你若在線上偷了 50 萬美元?在多數司法管轄區、執法單位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網路犯罪具備可規模化、無國界且隱閉性極高。布萊恩認為,除非防禦方也能採取類似的商業、策略性思維,否則永遠無法追趕上。

「你親自搶一間店只搶走 50 美元,警方會整隊出動;但線上偷走 50 萬美元,多數地方的執法單位根本無從著手。」

 

全面禁止贖金支付,真的是正確的策略嗎?

「是否該允許企業支付贖金?」一直是激烈辯論的話題。布萊恩從根據其在聯邦調查局及企業危機顧問的經歷指出:「這類情境無法一體適用。有時候若不支付贖金,企業可能面臨無法生存的風險。」布萊恩舉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為例,該公司整個客戶歷史資料都被鎖住。若不支付贖金,若他們不付款,不只生意做不下去,連多年建立的聲譽也將一夕崩解。雖然全面禁止贖金支付看似能產生嚇阻作用,但布萊恩認為,這麼做可能讓受害企業再受一次傷害,「你等於剝奪了企業少數能用來求生的工具之一」。

他主張應採取更精細、有彈性且更務實的策略,例如:

  • 透過資安備戰,降低支付贖金的動機
  • 強化資安基本功,如定期備份與防護措施
  • 導入更智慧的資安保險制度
  • 減少那些過度簡化企業實際情境的法律規範

與其實施全面性的禁令,企業更應建立一套兼顧風險控管、營運韌性與決策現實的資安對策,特別是在面臨資安事件衝擊後的關鍵時刻。在韌性、風險與實務之間,找到平衡點,幫助組織在攻擊後能有效恢復、繼續前進。

 

資安保險不是萬靈丹

面對網路風險,許多企業轉向資安保險以求心安。但正如 Brian 所提醒的,這並非萬全之策:「資安保險往往不是解決方案,而是一場條件談判。在某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尋找拒賠的依據。」他將其比喻為車險。表面上看似有保障,但只要保單細節有一條沒注意,就可能無法理賠。最終導致的是危機時刻資訊混亂、理賠條款模糊,以及復原時間被拉長。布萊恩警告:大多數資安保單僅限於協助系統恢復正常運作,對於信任重建、品牌聲譽損害,甚至組織未來的持續抵禦能力,通常都不在保障範圍內。

他給 CISO 的建議是:

  • 了解保單內容,清楚知道哪些有保障、哪些沒有
  • 千萬別把保險當作防禦的替代方案
  • 也不要指望保險公司會在事件發生後為你著想

簡單來說,保險只能「協助你回來」,但「撐起你前進」的,永遠是自己建立起的防禦韌性。

 

資安風險 = 企業風險

資安風險往往還被視為 IT 部門的問題,而布萊恩認為這是極為危險的誤判。他指出:「如果企業高階主管不重視或相信資安的重要度,就不會特別或專門的編列預算、設立優先順序,也就無法真正的落實。」他回憶過去有些 CEO 甚至不知道自己的 IT 主管是誰。而現在情況不同瞭,投資者已逐漸的了解與意識到:「資安不是防火牆的問題,而是企業存亡的問題」。

這種觀念的轉變部分來自法規壓力,但也反映出一個更深的體悟:韌性是競爭優勢。布萊恩同時強調,遭遇資安事件並不代表資安措施做得不好。事實上,有遠見的資安主管會預設這種事總有一天會發生。布萊恩表示:「我以前常對 CEO 說:『成為網路攻擊受害者沒關係,應該要未雨綢繆才能應對突然事件的發生與狀況處理』」。這種心態正是「零信任架構」的核心,假設系統已被入侵,並著重於降低損害。布萊恩強調「準備不只是備份和政策,而是一種文化,當事情出錯時,全體員工都應該知道自己的擔任的角色為何」。

 「遭攻擊可以理解,但毫無準備就是失職」— 布萊恩

 

縮短風險與現實的差距

布萊恩的經驗點出了一個核心事實:資安的目標不是完全避免風險,而是妥善管理風險。最有韌性的企業會將資安當作一項業務功能,主動規劃,投資的不只是「預防」,還包含「應變與控管」。用布萊恩的話說:「你不會等到失火才去買滅火器。你會事先規劃、演練,並讓每個人都知道滅火器放在哪還要讓它們知道怎麼用」。

資安真正的目標不是零風險,而是:發生問題時,有能力應對與恢復。

 

Illumio 如何提供協助?

Illumio 採用微分段技術,利用了網路分段的概念,將網路中的應用程式和服務劃分為更小的子網,從而降低了網路攻擊的風險。這有助於企業提高其網路安全性,保護其網路免受網路攻擊和資料洩露的威脅,同時提高網路的可視性和可管理性,確保企業關鍵資產的安全。透過 Illumio 可視化企業內部的網路流量,幫助企業即時識別並隔離異常行為,即使駭客入侵,也無法輕易橫向擴散攻擊。Illumio 採用基於零信任架構的原則,假設企業內部已受威脅,並透過動態策略管控,確保只有授權的應用程式和設備能夠進行通訊。

與傳統 VLAN 或防火牆策略相比,Illumio 的軟體定義分段(Software-Defined Segmentation)不依賴網路架構調整,能快速部署於多雲環境、數據中心及混合 IT 架構,大幅降低運維負擔。Illumio 不僅能降低勒索軟體與 APT 攻擊風險,更能有效提升企業資安韌性,幫助組織構建更安全的 IT 環境。

• 創新微分段技術,降低攻擊面與風險

• 彈性動態安全策略,靈活適應環境變化

• 清晰可視的流量監控,精準應對威脅

• 安全零信任架構,強化企業防禦能力

 

若您對 Illumio 有興趣歡迎留下聯絡資訊,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 https://www.gss.com.tw/product-services-nav/info-security/illumio

相關文章

保險業資安挑戰升溫!叡揚資訊攜Bitsight 推動企業供應鏈資安治理新標準

台灣知名保險平台服務商近日爆發重大資安事件,駭客聲稱竊得逾 20GB 機密資料,並揚言公開,恐波及超過 152 萬筆保戶個資。這起事件不僅震撼保險產業,更揭示出企業面臨的資安風險早已超越企業本身,過去所信任的軟體系統已不再安全,第三方平台與供應商成為駭客攻擊的新破口。
2025/06/19

叡揚資訊攜手復興高中舉辦「程式安全黑客松」 落實產學合作、強化資安人才即戰力

為落實與學界合作並響應政府推動資安人才培育政策,叡揚資訊有限公司於5月3日至4日參與由教育部資訊安全人才培育計畫主辦、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協辦的「北區高中職程式安全黑客松工作坊」,並擔任活動贊助單位,提供資安講師資源、實作工具支援與相關活動物資
2025/06/04

「2025 安全達人養成計劃」正式開放報名 歷屆參加者分享實戰經驗邀你挑戰最強資...

由叡揚資訊主辦的《安全達人養成計劃》2025 年度活動已正式啟動。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止,參與者可免費報名並使用 Secure Code Warrior(SCW)線上安全程式培訓平台進行線上學習,並於 6 月 23 日至 6 月 27 日參加「線上資安戰士挑戰賽」。
2025/06/02

叡揚資訊與復興高中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 攜手培育資安新世代

叡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與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於近日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資訊安全教育、人才培育及實習計劃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此舉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更能有效提升學生未來升學及就業所需的專業技能。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