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先了解所面對的情境以及資源,做一個整體的考量:
在上面的前提下,繼續來進一步比對 AutoIt、Power Automate、Automation Anywhere 這三個自動化工具。
|
比較項目 |
AutoIt |
Power Automate |
Automation Anywhere |
| 1. 是否開源 | ◆ 是(自由可商用) | X 否(微軟產品) |
X 否(商業授權) |
| 2. 安裝方式 | 本地安裝 需下載 AutoIt 與 SciTE 編輯器 |
桌面版需安裝 Desktop Agent 雲端版免安裝,透過瀏覽器操作 |
安裝桌面 Bot Agent + 雲端平台,需企業 IT 佈署 |
| 3. 前置需求 | 無需依賴,只要 Windows 環境 | 需 Windows + 微軟帳戶 + Office 環境(建議) | 通常需 IT 先安裝連線模組與認證配置 |
| 4. 使用者環境佈署方式 | ◆ 可打包為 .exe,直接執行 | X 無法打包為 .exe, 通常透過 Power Automate Desktop 執行流程,或排程在雲端觸發 |
X 無法打包為 .exe, 流程需在雲端平台設定 + Agent 收到指令後執行 |
| (補充說明) | 打包後可拷貝到他人電腦單機執行 | 使用者需登入 Power Automate Desktop, 透過流程面板執行 |
使用者由雲端平台指派流程,Bot Agent 收到後自動執行 |
| 5. 開發對象 | 技術人員、具程式背景的自動化工程師 | 一般業務 / IT 支援者 / 微軟生態圈用戶 | 企業級 RPA 工程師 / 自動化顧問 / IT 部門 |
| 6. 純使用者能力需求 | 中高,需要理解腳本結構 | 低,可全圖形操作,不需寫程式 | 中等,需理解流程模組與企業平台邏輯 |
| 7. 價格 | 完全免費 | 有免費版,進階功能需付費訂閱 | 高價授權制(依機器數量、使用時間等) |
| 8. 適用場景 | 單機桌面 GUI 自動化、 批次任務 |
Office 365、SharePoint、Teams 整合流程 | 金融、醫療、政府等需大規模流程控管 |
| 9. 使用者自行維護可能性 | ○中(需寫程式、維護編譯) | ◆ 高(使用者可透過 Web 或 Desktop 編輯流程) | ▲ 低(需專人管理平台與流程佈署) |
※ 進一步針對「使用者自行維護可能性」分析如下:
◆ AutoIt :語法直覺、容易理解
例如:MouseClick("left", 100, 200)
這種語法:
對於喜歡嘗試、願意照範例修改的非技術使用者來說,是比較親民的。
尤其搭配 SciTE 編輯器還有即時提示與範例,使用者只要稍微懂一些「英文動詞」就能照改。
◆ Power Automate :介面友善但抽象概念多
UI上 Power Automate 是「拖拉介面」很容易用,而實際上:
所以,如果只是要「打開一個檔案、點一下按鈕、打幾個字」,AutoIt 是明快直接的;Power Automate 則容易讓人一臉問號。
總結:
|
工具 |
初次上手友善度 |
真正「自己維護」的負擔 |
| AutoIt | ○中等(需要進入簡單語法) | ◆ 高:只要照範例改指令 |
| Power Automate | ◆ 高(錄製流程簡單) | ▲ 低:維護時會碰到抽象 UI 結構 |
| Automation Anywhere | X 低(初期門檻高) | X 低(幾乎都要交由 IT 維護) |
AutoIt 雖然是「程式語言」,但對於輕度流程的維護反而更直接好懂。
Power Automate 適合讓人「點一點、錄一錄」,維護異動性極小的自動化流程,如果要修改流程、理解元件層級時,其實比 AutoIt 複雜許多。個人覺得這個小而美很適合一般情境使用,唯獨針對預備維護人力資源上這點來考量時,只能暫時先放下它了。
Automation Anywhere 看起來是又貴又有門檻,其實不是的,回到最初所說的,以終為始,要看你的需求情境,跟你可用的資源,以及想要建構甚麼樣的狀態,來選用適合的工具。
Part2 就先到這裡囉。
When you subscribe to the blog, we will send you an e-mail when there are new updates on the site so you wouldn't miss the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