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的報告指出,2024 年全球已經有超過 70% 的企業和組織採用 AI 技術。當 AI 已成為企業組織的必備,但外部 AI 人才難尋,企業如何透過對內賦能與培訓員工的方式,滿足 AI 時代對於技能的新需求並落實人才永續?已成立 38 年的叡揚資訊,一直致力軟體開發與服務,並在 2013 年開始將 AI 元素加入產品研發中,持續走在科技浪潮的前端。
在十多年的 AI 快跑過程中,叡揚資訊除了在企業內部打造 AI 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外,更深刻了解 AI 的真正價值體現在「應用」,因此要求產品與客戶服務都必須加入 AI 元素,這也讓叡揚資訊的技術人才需求一直相當龐大。「這三十多年來,我們的技術人才需求持續成長,也必須帶動廣大客戶共同走在技術前端」黃真玲說明,這些年叡揚資訊在協助客戶實踐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讓企業內部超過 70% 的高科技人才及創造的產品、知識能持續傳承並疊加更大價值,跟客戶一起永續成長。
「我們是非常重視傳承的學習型組織,特別是知識累積的方式」,黃真玲分析,現在許多知識都來自工作者本身的思維和已經產生的資訊或經驗,兩者的結合再加上科技應用,可以讓知識的拓展速度更快。另一方面,知識並非靜態,更重要的是分享及應用,並產生變革與效益,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因此我們希望可以把會議紀錄、研發經驗、客戶技術諮詢等知識,全部累積在企業內部的 KM 知識平台裡」,黃真玲指出,不論是技術抑或行銷、人資與財務,叡揚資訊都希望盡可能將所有事件累積在平台, 提供企業內部鑑往知來的知識來源。
叡揚資訊人資長黃真玲分享,叡揚資訊不斷思考可以透過哪些 AI 工具,減少知識工作者分享經驗的阻力,並透過 AI 快速彙整,讓其他人可以快速將知識轉換成應用,為企業奠定成長變革的基石。
「尋找知識很容易,分享知識卻相對困難」,黃真玲表示,在積累內部知識的過程中,叡揚資訊也觀察到「應用者」與「分享者」之間的落差,因此不斷思考可以透過哪些 AI 工具,減少知識工作者分享經驗的阻力,並透過 AI 快速彙整,讓其他人可以快速將知識轉換成應用,為企業奠定成長變革的基石。「知識的分享是動態的,所以在叡揚資訊眾多的產品線中,我們也創造橫向組織,像是整合企業內跨產品線或部門的各種技術推動辦公室,進行知識橫向串流 」,黃真玲強調,叡揚資訊不只鼓勵工作者在 KM 平台分享知識經驗,更鼓勵內部人才與客戶、學校進行外部分享, 並在交流過程中激盪不同想法、創造新的火花。
透過「叡揚學院」與「EAP 方案」賦能 AI 技能、獲得身心平衡
近年叡揚資訊也成立「叡揚學院」,依照各種不同的技能需求成立多元學院,借重外部重量級講師授課,也積極培育內部講師人才。黃真玲指出,叡揚資訊除了 不斷思考如何助力人才將新的知識灌注在既有工作上,更強調學院不只負責開課,更著重與人才發展緊密扣合;學習也不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是會連結職位描述 (Job Description),讓工作與學習目標相互對準,並積極鼓勵不同工作崗位的同仁,都可以找到應用 AI 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