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拖延來爭取主控權
有些人對掌控權特別敏感,他們可能會反抗每條規則或要求,而有些人是想以拖延的方式來獲得掌控權
他們大多抱著底下幾種心態
規則就該被打破
透過拖延來反抗權威可以讓拖延者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的感覺
弱勢者想增權
將「拖延」變成權力平衡的工具
你會覺得你的上司似乎拿你沒輒,因為它不能逼你準時完成
享受跟時間賽跑
他們想享受冒險刺激的感覺,想把事情推向極限才肯開始行動
反抗現實
不顧面對現實,受不了限制,受不了無法掌控他人或無法掌控自己的感覺
不想反抗但內心卻又掙扎的根源
這種情況可能因為從小就受到嚴格的管束
小結:
害怕分離型
離開舒適圈(跟別人太親近或太疏遠)時會讓他們感到很不自在,他們想要竭盡所能的回到舒適圈,而拖延就成了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用來回歸平衡的方法
分離焦慮,拒絕獨行
或當只能靠自己時會很想要獲得幫助
害怕親近型
與害怕疏遠想反,太親近會讓他們覺得不自在,當他們一發現有人可能逼近、壓迫、催促或要求他們時,他們就會想用「拖延」來迅速撤退
害怕親近可能有以下幾個特點
我的都是你的,那我還剩什麼
不想重蹈覆轍
不想被人窺見內在的黑暗面
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
「客觀時間」由鐘錶和日曆來衡量,而「主觀時間」就是自身對時間流逝的認知
其中「主觀時間」的另一種變體是「事件時間」
而有時拖延只是自己的「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或自己的「主觀時間」與別人的「主觀時間」偏差太大所導致的,所以尋求一個折衷點,便能大幅減少對時間上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