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文章
SaaS與Cloud Computing :另一個泡沫或一個大變化的開端?
Cloud的架構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圖所示的三個層次,跟過去我們所提的代管服務最大不同就是多了虛擬化,可以讓多個單位各用各的軟體系統且各自擁有各自的資料庫

張培鏞 【叡揚資訊 執行長】

 

重大變革的基礎 總有演化過程與能量蓄積期

'瓦特'一向是我們所認為的蒸氣引擎的改良者,時間是1760年代,從此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我們說改良,是因為如果仔細深究會發現第一部實用的蒸氣引擎是由英國鐵工紐克門(Thomas Newcomen)於1712年發明,並安裝於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用於抽出礦坑內部的積水。

現在大家生活上已經離不開的internet,它起源於1960年代,美國政府計畫幫軍方建構一個容錯(Fault tolerant)且分散式的電腦網路,於是產生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此後持續發展,到進入1990年後的用戶數,據估每年是以100%的成長,而爆炸性的成長普遍認為是在1996 - 1997年間,據統計2010年6月在internet上的用戶已經有20億人口了。

在internet爆炸式成長的前幾年到2004年由Tim O'Reilly提出Web 2.0這期間,普遍看到internet上的資料通常是由特定的專業人士準備,然後供大家分享,但在Web 2.0使用者也是貢獻者的概念與實踐下,我們看到新型態的平台如Wiki、YouTube、Facebook等的出現,共同創作、共享樂趣,也帶來大量的內容著作與創意。

以上只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個看似無所不在的應用或變革,由創造出來到大量流行,常常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蓄積,當然不可諱言,也有更多的創意被創造後就不了了之了。

Cloud Computing and SaaS興起的主因

電腦的發明與應用當然是在internet之前了,符合我們所認知的第一部電腦是在1949年由英格蘭的劍橋大學所設計,後來陸續演化出IBM等大型主機、迷你電腦,接著是個人電腦,直到最近又有了功能如同電腦的3G、3.5G的手機。電腦網路也由封閉式的各家私有網路發展成internet,至此,可說是電腦運算上的大解放,因為個人或單位內暫時用不到的電腦資源可以透過網路被組織起來,提供給需要的人來用,反之個人需要的計算資源,也可以到網路上來尋求運算資源,這就是Cloud Computing的基本概念。

前一段我們談的是運算所需的硬體資源,接下來要談的是我們所需使用的軟體。不管是做為娛樂所需的遊戲,或影音相關的需求,或是工作上所需的MS Office等文書處理軟體、mail、CRM和KM等,過去大部分是自己電腦上要安裝一套軟體,要不就是單位內要買,要不就是請人開發一套來使用,但在Cloud Computing的概念下就不同了,可以直接使用外部合適的軟體,如同我們要用電,但並不需要自備發電機,直接用就是了,用多少算多少,這也就成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基本精神。

個人認為Cloud Computing跟SaaS突然間變得這麼熱,主要是由下列原因所促成的:

  1. 任何人有好的創新以及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時,在時間與預算的壓力下,最直接的就是找到可以馬上提供業務營運所需的軟硬體,這些就交給他們處理,然後營運業務的團隊就可以全心投入將事業做成功。
  2.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景氣繁榮時代,很多企業e化的營運都是自己投資大量的人力與設備,但海嘯一來之後,發現過去這樣的長期大量投資可能是划不來且容易變成負擔的,還不如租用,也可達到短時間就可以使用的目標。
  3. 眾多的中小企業是需要有e化系統以支持營運、做好管理與傳承,但就是無力做重大投資,也找不到資訊人員,此時SaaS就是一個可用的好模式。
  4. 新服務與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大為成功所帶動的風潮:2000年之後一些新的internet服務持續興起,並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紅,例如:eBay、Amazon、Google、YouTube、MSN、Facebook、Salesforce.com、Skype及Twitter等。他們大量運用open source的資源,以新的軟硬體架構提供過去所沒有的新服務,完全顛覆過去企業成長的曲線,在很短的時間內聚集了大量客戶與資料,然後創造營收。我們必須說,這些成功案例成功的直接因素是因為他們所提供的服務與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也就是SaaS 模式下的服務做對了,間接因素是因為底層運算(computing)的架構也做對了,降低了成本卻增加了延展性(scalability),這就是Cloud Computing底層的IaaS與PaaS也做對了。這裡我們要再次強調,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先提供大家所需要的服務,以及對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5. 資料量變的極為龐大,需要更大的運算能力:由於文件型態、圖像、娛樂與監控等影音、社交網絡、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等應用,帶來資料量的極速成長,要能處理這樣龐大資料,且希望能給使用者在可接受的時間內回應,是促成雲端運算的重要因素。

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代興起一波的代管服務(hosting services),開啟叡揚在這模式下的努力

SaaS也非新概念,在2000年網路泡沫化時代,已有相同的概念,也就是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還記得那時候台灣成立了好幾家新公司提供這類服務,例如:薪資與差勤處理等,但隨著泡沫化,大部份這類型公司也不見了,但我們的客戶與我們卻在這波洗禮中得到靈感,如果將應用系統與資料放到外頭的單位去是一個不可承擔的風險,那麼如果在同一個行政體系或是組織內將各分支單位可以共用的系統或是資料集中到一個共用中心,或是上級較大的組織內統一維運是否可行?我們認為應該可行,於是就抓住機會爭取有同樣概念的客戶一起努力實踐我們這樣的概念與理想。為何說這也是一個理想?因為我們認為在一個不到100人的中小單位內,開創業務都夠忙的了,哪有時間再來探討與開發e化系統,未來系統維運更是一個苦惱,更何況根本就找不到合適的資訊人員。很幸運的這幾年間我們也有幸能夠爭取到如下幾個案例,我們除了戮力將其漂亮的完成,讓這些單位省下可觀的費用與人力節省外,也建構了我們在這一波SaaS的先導經驗:

  1. 行政院國科會、三個科學園區管理局及駐外科技組的公文線上簽核系統
  2. 臺灣菸酒公司27個機關共用的公文管理系統
  3. 台糖19個機關共用的公文管理系統
  4. 宜蘭縣政府所有機關,共175個機關共用的公文管理與線上簽核系統
  5. 台北縣政府所有機關,共497個機關共用的公文管理與線上簽核系統

Cloud的架構及這個趨勢下,我們的看法與計畫

Cloud的架構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圖所示的三個層次,跟過去我們所提的代管服務(hosting services)最大不同就是多了虛擬化(virtualization),可以讓多個單位各用各的軟體系統且各自擁有各自的資料庫,但卻可能是在同一部機器內。當有需要將系統搬回自家時,也可以很方便搬回去,做到硬體資源的共用節省,也同時讓使用者放心其資料是獨立且帶得走的。對於Cloud Computing的熱潮,我們的判斷是,這不會是另一個泡沫! 因為其有興起的背景,是基於e化已經變成如同水電、通訊一樣,是企業經營的基本要素,但又不是每一個企業都很容易自我建構的,加上競爭與時間壓力,以及資訊軟硬體科技的漸臻成熟等種種因素催化下很自然興起的新結構。

那麼在此新的SaaS模式下,叡揚的定位是甚麼?又會有哪些作為呢?

  1. 提供Services(SaaS):叡揚將會檢視目前的應用系統,挑出中小企業/中小型單位/個人普遍所需的應用系統,經過必要的調整後以服務(services)模式提供使用戶用,例如在叡揚前一期論壇(60期)中談到的Call Report Management就是一種很好的SaaS應用。 提供平台讓專業人士開發特定應用的應用系統,
  2. 提供服務供大家使用:叡揚研發的Vitals/KM除了可做為SaaS之用外,亦因為具備了下列特色,所以也是一個絕佳的PaaS平台。

2.1 Metadata
實用且廣泛的API,可供專業人士做為開發新應用 2.2

結合Mobile,讓資訊流更具方便性與即時性

最近幾年不只如上所述的'雲'部份的運算與資訊系統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在'端'設備的應用也有長足進步,特別是在智慧型手機與iPad的問市後更是方便。假設您原本就有一個非常好的資訊或知識的入口網(information or knowledge portal),如果不管你身處何處都可以非常方便的擷取到所需要的管理資訊、產品資訊、客戶資訊等等,豈不快哉!我們就以iPad與Android手機經由mobile來存取叡揚實際在用的系統畫面,來表達我們對於這樣經由mobile做資料存取的喜悅感做為這篇文章的結束。也希望您有感受到這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實際到來的喜悅!